高轩问疾苦,烝庶荷仁明
出处:《酬宋使君见赠之作》
唐 · 张九龄
时来不自意,宿昔谬枢衡。
翊圣负明主,妨贤愧友生。
罢归犹右职,待罪尚南荆。
政有留棠旧,风因继组成。
高轩问疾苦,烝庶荷仁明。
衰废时所薄,秪言僚故情。
翊圣负明主,妨贤愧友生。
罢归犹右职,待罪尚南荆。
政有留棠旧,风因继组成。
高轩问疾苦,烝庶荷仁明。
衰废时所薄,秪言僚故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时来:机遇到来。不自意:全无预兆。
宿昔:往昔。
谬:错误地。
枢衡:指中枢要职。
翊圣:辅佐圣上。
负:辜负。
明主:英明的君主。
妨贤:妨碍贤才。
愧友生:使我对朋友感到愧疚。
罢归:离职。
犹右职:但仍保留高职。
待罪:等待定罪,表示自谦有过失。
尚南荆:暂居南方荆州。
政有留棠旧:政绩有如召公遗爱般流传(‘留棠’典故,指古代贤臣召公留下仁政美名)。
风因继组成:新风尚沿袭前人而形成。
高轩:高车,代指官员出行。
问疾苦:亲访民间疾苦。
烝庶:百姓。
荷仁明:深受仁政之恩惠。
衰废:衰颓废弃。
时所薄:乃时运所致。
秪言:只念。
僚故情:同僚旧日之情谊。
翻译
机遇到来全无预兆,往昔错误地身居要职。辅佐圣上却辜负了明君,妨碍贤才令我愧对朋友。
虽已离职但仍保留高职,待罪之身暂居南方荆州。
政绩有如召公遗爱般流传,新风尚沿袭前人而形成。
乘坐高车亲访民间疾苦,百姓深受仁政之恩惠。
衰颓废弃乃时运所致,只念同僚旧日之情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九龄的作品,体现了他在官场上的感慨与无奈。开篇“时来不自意”,表达了一种时代变化带来的个人情感不能如愿以偿的无力感。紧接着“宿昔谬枢衡”则暗示了过去的错误判断和权衡失误。
“翊圣负明主,妨贤愧友生”显示了诗人对于辅佐君王、提携后进的责任感和自责之情。这里的“翊圣”指的是辅佐君主,“负明主”则是承担起对君主的责任与失职的内疚。而“妨贤愧友生”则表达了对于挡住贤才、影响朋友之间的情谊而感到的歉意。
“罢归犹右职,待罪尚南荆”中,“罢归”指的是离开官职回家,而“犹右职”则是说虽然已经离去,但心中仍然牵挂着过去的职责。诗人在等待着对自己的审判,这种焦虑和不安如同“尚南荆”的荆棘,令人感到痛苦。
“政有留棠旧,风因继组成”则描绘了诗人对于政治理念的坚持与传承。这里的“留棠”指的是保持过去的美好事物,“风因继组成”则是表达了这种理念之风能被后世所承续。
“高轩问疾苦,烝庶荷仁明”中,“高轩”指的是尊贵的座位,而“问疾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在高位上关心民间疾苦的渴望。接着的“烝庶荷仁明”则是说诗人希望能够在宽厚和仁慈中得到明主的理解与支持。
最后,“衰废时所薄,秪言僚故情”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能渐失光彩、不再受到时代重视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友情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张九龄个人的官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却在政治风波中挣扎求生的士人形象。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于朋友、时代和自己的深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