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渊源汲绠深,逢时肯作子光瘖
出处:《次曾都仓韵》
宋 · 释善珍
学问渊源汲绠深,逢时肯作子光瘖。
平泉旧圃多奇石,栗里闲居只素琴。
终竟封侯凭燕颔,莫誇对客割牛心。
向来谢傅游山伴,尚有白头支道林。
平泉旧圃多奇石,栗里闲居只素琴。
终竟封侯凭燕颔,莫誇对客割牛心。
向来谢傅游山伴,尚有白头支道林。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善珍所作的《次曾都仓韵》,诗人以学问自比,表达了他的淡泊与才情。首句“学问渊源汲绠深”比喻自己的学识深厚,如同汲取井水般源源不断。第二句“逢时肯作子光瘖”则暗示自己在适当的时候愿意展现才华,但并不追求世俗的显赫。
接下来,“平泉旧圃多奇石”描绘了他清静的居所,奇石增添了环境的雅致,而“栗里闲居只素琴”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仅以一琴为伴,享受宁静时光。
“终竟封侯凭燕颔”暗指凭借智慧而非武力,诗人期待的是通过智谋获得功名,而不是像燕颔那样依靠武力。“莫誇对客割牛心”则告诫人们不要过分炫耀或做不必要的牺牲,保持内心的坦然。
最后两句“向来谢傅游山伴,尚有白头支道林”,诗人以东晋名士谢安和支道林的典故,表明自己志趣与他们相似,即便身处世事之外,也有高洁的伴侣相伴,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学问修养,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