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床头一束书,壁上三尺琴全文

床头一束书,壁上三尺琴

出处:《和渊明新蝉诗
元末明初 · 梵琦
新蝉何处来,鸣我高槐阴。
流水欲入屋,好风自开襟。
床头一束书,壁上三尺琴
琴以散哀乐,书以通古今。
所幸车马稀,非邀里人钦。
虚名如北斗,有酒不能斟。
纵洗爰居耳,宁知钟鼓音。
陶潜初解组,苏轼未投簪。
莫改麋鹿性,常怀烟嶂深。

拼音版原文

xīnchánchùláimínggāohuáiyīn

liúshuǐhǎofēngkāijīn

chuángtóushùshūshàngsānchǐqín

qínsànāishūtōngjīn

suǒxìngchēfēiyāorénqīn

míngběidòuyǒujiǔnéngzhēn

zòngyuáněrníngzhīzhōngyīn

táoqiánchūjiěshìwèitóuzān

gǎi鹿xìngcháng怀huáiyānzhàngshē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生活画卷。诗人以“新蝉”为引子,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机与个人内心的平静相融合。蝉声在高槐树荫下响起,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引领着读者进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接着,诗人通过“流水欲入屋,好风自开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中的自在与舒适。水声潺潺,似乎要渗透进屋内,而清风则轻轻拂过,让人感受到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床头一束书,壁上三尺琴”,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暗示了他对于知识与艺术的追求。书与琴,既是精神食粮,也是心灵的慰藉。诗人通过它们,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琴以散哀乐,书以通古今”,表达了诗人借助音乐与书籍,来排遣忧愁,理解历史,沟通古今的愿望。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知识力量的肯定。

“所幸车马稀,非邀里人钦”,诗人庆幸自己身处一个车马稀少的地方,无需为了他人的目光而忙碌。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虚名如北斗,有酒不能斟”,诗人将虚名比作高不可及的北斗星,表达了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即使有酒可饮,也不愿为之所累。

“纵洗爰居耳,宁知钟鼓音”,“爰居”是一种鸟,这里借指世俗的纷扰。诗人说即便能洗净耳朵,也未必能听懂钟鼓之音,暗含了对世事复杂难以完全理解的感慨。

“陶潜初解组,苏轼未投簪”,诗人引用了陶渊明和苏轼的典故,表达了对两位古代文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自由的敬仰之情。

最后,“莫改麋鹿性,常怀烟嶂深”,诗人希望保持自己的本真,如同麋鹿一般,生活在深山之中,远离尘嚣,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自由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