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石苔萦棹绿,山果拂舟红全文

石苔萦棹绿,山果拂舟红

出处:《泛五云溪
唐 · 许浑
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
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
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
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
石苔萦棹绿,山果拂舟红
更就千村宿,溪桥与剡通。

拼音版原文

chùyáowènbáiránwēng
miàoqiānyánrénjiādǎozhōng

qīngchánzàoliǔlínfēng
làimíngchēzhóuwēiyàngdiàotǒng

shítáiyíngzhào绿shānguǒzhōuhóng
gèngjiùqiāncūn宿qiáoyǎntōng

注释

此溪:这溪流。
何处路:通向哪里的路。
遥问:远处询问。
白髯翁:指年老的、胡须花白的人,这里可能是指智慧长者。
佛庙:佛教寺庙。
千岩里:众多山岩之中。
人家:住户,人家。
一岛中:在一个小岛上面。
鱼倾:鱼儿摆动。
荷叶露:荷叶上的露珠。
蝉噪:蝉的叫声。
柳林风:柳树林中的风。
急濑:水流湍急的浅滩。
鸣车轴:发出像车轮轴转动的声音。
微波:轻微的水波。
漾钓筒:轻轻摇动钓鱼竿。
石苔:长在石头上的苔藓。
萦棹绿:绿色的苔藓缠绕着船桨。
山果:山中的果实。
拂舟红:红色的果实擦过船身。
更就:继续前往。
千村:许多村庄。
宿:住宿,过夜。
溪桥:溪流上的桥。
剡通:通往剡县。

翻译

请问老翁,这溪流的路通往何方?
佛寺隐藏在千岩之中,人家坐落在一小岛上。
鱼儿触动荷叶,露珠滚落;蝉声在柳林间随风鸣噪。
湍急的溪水冲击石头,声音像车轴响;微波轻拍着钓鱼竿。
石上的青苔缠绕着船桨,泛着绿色;山果碰触船身,留下红色的痕迹。
我将继续夜宿于千家万户,沿着溪流与桥,一路通往剡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图。开篇“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两句,设定了一个寻找溪流去向的场景,同时也烘托出一位年迈的长者,这种开局方式既展现了诗人的好奇心态,也给人以深邃、古朴之感。

“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写出了溪水两旁的景象,一座佛庙隐藏在众多岩石之间,而人们的居所则如同一个岛屿般独立于溪水之中。这里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也映射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寄托的意境。

“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两句,则是对溪流生态的细腻描绘。水中的鱼儿在荷叶间穿梭,带动了清晨的露珠,而夏日的蝉鸣声中夹杂着柳树摇曳的风声,这些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够听到溪边的声音。

“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两句,继续展现了溪流的活力。急流拍打在石上发出如同车轮滚动的声音,而细小的水波则轻抚着渔人的钓筒,这里的对比强调了溪流的力量与宁静的共存。

“石苔萦棹绿,山果拂舟红”两句,则是对溪边植物和山果的描绘。岩石上的苔藓郁郁葱葱,而山中的果实被渔人的小舟轻触着,这里的色彩鲜明,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

最后,“更就千村宿,溪桥与剡通”两句,诗人表达了继续深入溪谷,寻找住宿之地的意愿。溪水旁边的桥梁和道路相互连接,使得整个溪谷如同一个巨大的自然居所。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佛庙、鱼蝉、急流微波等元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同时也体现出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