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持黄诏来自东,谓君违天合君冲
出处:《送吴叙浦》
宋 · 赵蕃
生年月日虽则同,学而闻道莫比踪。
学而闻道胡不庸,咎且不免宁论功。
一官俯首蛮貊中,几年积弊频年凶。
去奸植善扶疲癃,我所目见非闻风。
孰持黄诏来自东,谓君违天合君冲。
天家误听州家谬,历计月日曾未充。
使家熟视州家惜,万里君门谁为通。
学而闻道要有用,达岂吾泰穷何穷。
君之授受远有宗,湘水浩浩湘山雄。
龙门当日谓不遇,尹杨亦到明光宫。
学而闻道胡不庸,咎且不免宁论功。
一官俯首蛮貊中,几年积弊频年凶。
去奸植善扶疲癃,我所目见非闻风。
孰持黄诏来自东,谓君违天合君冲。
天家误听州家谬,历计月日曾未充。
使家熟视州家惜,万里君门谁为通。
学而闻道要有用,达岂吾泰穷何穷。
君之授受远有宗,湘水浩浩湘山雄。
龙门当日谓不遇,尹杨亦到明光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学而闻道:学习并理解真理。咎且不免:即使有过错也不可避免。
蛮貊:偏远之地。
疲癃:困苦的人。
黄诏:皇帝的命令。
违天:违背天意。
湘水:湖南的湘江。
龙门:古代比喻仕途的起点。
尹杨: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官员。
明光宫:古代宫殿,此处可能指朝廷高位。
翻译
尽管出生和日子相同,但学习道理的成就无人能及。既然学到了真理,为何不发挥效用?即使有过错,又怎能只谈功劳。
在偏远之地担任小官,多年积累的问题接连显现。
铲除奸邪,扶持善良,我亲眼所见,而非传闻。
谁持有皇帝的命令从东方而来,说你违背天意,其实你是顺应天道。
朝廷和地方官员都犯了错误,计算时日,事实并未充分证明。
即使使臣仔细观察,州官也惋惜,通往京城的道路遥远,谁能为你传达。
学习道理必须有用,通达并非我唯一的追求。
你的传承深远,如同湘江浩渺,湘山雄伟。
当初在龙门看似不得志,尹杨也最终进入明光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赠送给友人吴叙浦的作品,表达了对吴叙浦学问与道德修养的赞赏以及对其仕途的关切。诗中提到,尽管两人出生日期相同,但吴叙浦在学习和领悟道理上却有着卓越的成就,暗示他的才德出众。诗人感慨吴叙浦在偏远之地担任官职,揭露并试图改革多年的弊端,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责任感。他亲眼目睹了吴叙浦的作为,并非仅凭传闻,强调其实际贡献。
诗中还提到,吴叙浦可能因直言进谏而遭遇误解,但诗人相信他的忠诚和正直终将得到认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吴叙浦的才能和品德能得到朝廷的正式承认,就像龙门之才得以重用一样,暗示吴叙浦未来会有更好的仕途发展,如尹杨一般进入显赫的明光宫。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吴叙浦的赞美和鼓励,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官场的一些问题,寄寓了对公正和人才得以施展抱负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