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公何有,飘零我自伤
出处:《挽刘宝学二首 其二》
宋 · 朱熹
生死公何有,飘零我自伤。
向非怜不造,那得此深藏。
心折风霜里,衣沾子侄行。
哦诗当肃挽,悲哽不成章。
向非怜不造,那得此深藏。
心折风霜里,衣沾子侄行。
哦诗当肃挽,悲哽不成章。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所作的《挽刘宝学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生死公何有”,以“公”字尊称逝者,表达了对逝者身份的尊敬和对其生命的感慨。接着,“飘零我自伤”一句,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因亲人的离世而感到的悲伤与孤独。接下来的“向非怜不造,那得此深藏”两句,通过假设性的语句,表达了对逝者生前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未能被世人充分了解和欣赏的遗憾。
“心折风霜里,衣沾子侄行”描绘了诗人面对逝者时内心的沉重与哀痛,仿佛在风霜之中承受着无尽的悲伤,而“衣沾子侄行”则暗示了诗人与逝者之间的深厚亲情,以及在哀悼之际,子侄们的陪伴给予的慰藉与力量。
最后,“哦诗当肃挽,悲哽不成章”表达了诗人通过吟诵诗歌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敬意,但因情感过于强烈,以至于难以完整地表达出心中的悲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朱熹对逝者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