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扬雄事草《玄》,且随苏晋暂逃禅
出处:《逃禅室与苏伊举话旧有感》
元末明初 · 丁鹤年
不学扬雄事草《玄》,且随苏晋暂逃禅。
无锥可卓香岩地,有柱难擎杞国天。
谩诧丹霞烧木佛,谁怜青露泣铜仙。
茫茫东海皆鱼鳖,何处堪容鲁仲连。
无锥可卓香岩地,有柱难擎杞国天。
谩诧丹霞烧木佛,谁怜青露泣铜仙。
茫茫东海皆鱼鳖,何处堪容鲁仲连。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所作的《逃禅室与苏伊举话旧有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扬雄和苏晋两位历史人物的对比态度,以及自己身处乱世的感慨。首句“不学扬雄事草《玄》”暗指扬雄的学术追求,而“且随苏晋暂逃禅”则表示诗人选择暂时遁入佛门以避世。接下来的两句“无锥可卓香岩地,有柱难擎杞国天”,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感到自身力量微小,难以支撑动荡时局的无奈。
“谩诧丹霞烧木佛”一句,借丹霞之火焚烧木佛,寓言世事变迁,佛教信仰也可能遭受冲击。“谁怜青露泣铜仙”则以露珠滴落铜仙的景象,表达对历史遗迹的同情,暗示世事沧桑,人事如梦。最后两句“茫茫东海皆鱼鳖,何处堪容鲁仲连”,以大海比喻乱世,感叹像鲁仲连这样有才能的人无处施展,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对乱世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选择的无奈,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深沉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