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婚女嫁多年毕,不待而今学向平
出处:《题灌山小隐二绝》
明 · 王守仁
茆屋山中早晚成,任他风雨任他晴。
男婚女嫁多年毕,不待而今学向平。
男婚女嫁多年毕,不待而今学向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老人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哲学意味。
首句“茆屋山中早晚成”,描述了隐居者在山中建造茅草屋的过程,既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也暗示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这里的“早晚成”不仅指时间上的不确定,更蕴含着一种随遇而安、不急不躁的生活态度。
次句“任他风雨任他晴”,进一步展现了隐居者面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晴空万里,他都能泰然处之,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世无争的境界。这种态度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后两句“男婚女嫁多年毕,不待而今学向平”,则揭示了隐居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经历了子女的成长、婚嫁,这些人生大事在他看来已经完成,无需再等待或追求。这不仅仅是对家庭责任的履行,更是对生命阶段的自然过渡和平静接受。最后一句“学向平”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即顺应自然,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位隐居者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隐居生活画卷,也是对传统道家思想的现代诠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