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端坐冷啾啾,夜静独为鬼神说
出处:《因胜澄禅师下火》
宋 · 释怀深
这老子,斗时枯槁,不近人情。
四海独孤标,一身无伴侣。
虽则两提祖印,实无一法与人。
闺门端坐冷啾啾,夜静独为鬼神说。
任你傍人恶发,我心终未和同。
有时开眼对青山,自笑满头生白发。
四海独孤标,一身无伴侣。
虽则两提祖印,实无一法与人。
闺门端坐冷啾啾,夜静独为鬼神说。
任你傍人恶发,我心终未和同。
有时开眼对青山,自笑满头生白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因胜澄的禅师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禅师形象鲜明,个性独立,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理。他以“斗时枯槁”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表明他不随波逐流,不被世俗所动,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
“四海独孤标,一身无伴侣”,这两句诗展现了禅师在广阔世界中孤独求道的形象。他不寻求与世人的共鸣,而是独自探索生命的真谛,寻找心灵的归宿。这种孤独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坚定的自我追寻。
“虽则两提祖印,实无一法与人”,禅师虽然继承了佛法的精髓,但并不轻易传授给他人。这体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知识传承的谨慎态度。他深知佛法的奥义难以言传,只能通过个人的修行和领悟来体会。
“闺门端坐冷啾啾,夜静独为鬼神说”,这两句描绘了禅师在寂静的夜晚,独自面对内心世界的情景。他与天地万物对话,与自然和谐共处,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这里的“闺门”可能是指禅师内心的宁静之所,而非实际的门户。
“任你傍人恶发,我心终未和同”,这句话表达了禅师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他不受外界影响,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即使周围的人情绪波动,他也能坚守自我,不为所动。
“有时开眼对青山,自笑满头生白发”,最后两句诗以禅师偶尔抬头望向青山,自嘲岁月流逝,白发苍苍的形象收尾。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他在自然与时间面前的从容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独特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追求内心平静与真理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