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史笔敢虚张,功德巍然轶汉唐
出处:《永昌陵挽词》
唐末宋初 · 李昉
丹青史笔敢虚张,功德巍然轶汉唐。
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
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
注释
丹青:绘画和文字记录。史笔:历史记载。
虚张:随意夸大。
功德:功勋与德行。
巍然:高大雄伟。
轶:超过。
汉唐:汉朝和唐朝。
奠玉:祭祀时献上的玉璧。
五回朝上帝:五次朝拜天帝。
御楼:宫殿。
纳降王:接纳投降的君王。
翻译
丹青史笔不敢轻描淡写,功绩高大超越汉唐时代。五次献上玉璧向天帝致敬,三次在宫殿接受投降的君王。
鉴赏
这首诗是由唐末宋初的文学家李昉所作,名为《永昌陵挽词》。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与功德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帝王陵墓庄严气势的描绘。
首先,“丹青史笔敢虚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书写史实的谨慎态度。这里的“丹青”指的是用朱红和靛蓝两种颜色来区分史书中的正文与注释,象征着历史记录的严肃性。而“敢虚张”则强调历史书写不容许有半点虚假之处。
接着,“功德巍然轶汉唐”一句,通过对比盛世(即汉、唐),赞颂了某位帝王的功绩与德行。这里的“轶”字意味着超越,说明这位帝王的成就甚至超过了历史上公认的两大盛世。
再看“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这些句子描绘了一种仪式性的场景。“奠玉”是古代祭祀时供奉玉器的礼节,显示出对神灵或先人的尊崇。而“五回”则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朝拜程序。"御楼三度纳降王"则形象地展现了帝王在高台(御楼)上多次接受天命,彰显其权威与统治合法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昉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对永昌陵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德行和帝王权力的深层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