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一酩酊,高枕万情休
出处:《雨夜呈长官》
唐 · 李群玉
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愁穷重于山,终年压人头。
朱颜与芳景,暗赴东波流。
鳞翼思风水,青云方阻修。
孤灯冷素艳,虫响寒房幽。
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
无因一酩酊,高枕万情休。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愁穷重于山,终年压人头。
朱颜与芳景,暗赴东波流。
鳞翼思风水,青云方阻修。
孤灯冷素艳,虫响寒房幽。
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
无因一酩酊,高枕万情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远客:远方的旅人。孤寺:孤独的寺庙。
量:衡量。
海水:东海的水。
愁:忧愁。
穷:极端。
山:重山。
头:心头。
朱颜:青春。
芳景:美景。
东波流:东流之水。
鳞翼:鱼鳞般的思绪。
青云:高远的天空。
修:攀登。
孤灯:孤独的灯火。
素艳:洁白的花朵。
幽:幽静。
陶渊明:古代诗人。
忘忧:忘却忧虑。
一酩酊:沉醉。
万情:万般情感。
休:停止。
翻译
远方的旅人度过漫长的夜晚,秋雨在孤独的寺庙中回荡。试着衡量东海的水,感受那深浅的忧愁有多么沉重。
愁苦如同重山,整年压在心头。
青春和美景悄然流逝,如同被东流之水带走。
鱼鳞般的思绪渴望风和水,但青云之路却难以攀登。
孤灯下,洁白的花朵显得冷清,虫鸣在寒冷的房间中更显幽静。
请问陶渊明,有什么能让人忘却忧虑?
我无法沉醉,只能仰望枕头,希望能借此抛开万般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客人在一个秋夜里独坐于孤寺中的情景,外面下着雨,营造出一种凄凉与寂寞的氛围。诗中“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深重忧愁的比喻,仿佛要用东海之水来衡量自己的烦恼多么深广。接着,“愁穷重于山,终年压人头”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忧愁如同高山一般,长年累积,压迫在心头。
“朱颜与芳景,暗赴东波流”一句,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念来表达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美好景象的留恋之情。然而,这些美好的东西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了。
“鳞翼思风水,青云方阻修”则是说尽管心中有飞翔的愿望,但现实中却被种种障碍所阻挡,无法达成。
接下来的“孤灯冷素艳,虫响寒房幽”一句,通过对孤独夜晚中微弱灯光和昆虫鸣叫声的描写,再次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凄凉。
最后,“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无因一酩酊,高枕万情休”则是通过引用陶渊明的名言“何不驻高处以 遗世”来表达诗人对于忘却忧愁的向往,并且通过饮酒来暂时逃避现实中的种种烦恼。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幽深,充分展现了诗人在雨夜中所体验到的孤独、忧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尽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