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金陵城外苍茫处,丑缪堂封千载污全文

金陵城外苍茫处,丑缪堂封千载污

出处:《张循王墓
清 · 陈伦
六丁不下驱天骄,宫车碾雪夜渡辽。
白头乌啄大家屋,衣锦王孙路傍哭。
一马化龙浮渡江,临安王气于斯卜。
烽火江淮草木残,中原血战腥风寒。
挥戈谁洗靖康耻,屈指英雄岳与韩。
区区子英奚为者?片纸赝书背人写。
风波万里坏长城,三字翻称廷尉平。
北人歌舞南人泣,贺兰铁骑仍纵横。
两宫魄冷冰天月,配飨反旌谗谄骨。
麒麟墓道枕苍烟,御墨淋漓洒碑碣。
墓门高揭对晴湖,松栝深深叫训狐。
金陵城外苍茫处,丑缪堂封千载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张循王墓的历史沧桑和凄凉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悲剧色彩。

首句“六丁不下驱天骄,宫车碾雪夜渡辽”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张循王墓所在之地的荒凉与历史的沉重。六丁神力无法驱散的天骄(即敌寇),象征着历史上的战争与苦难;宫车碾过积雪,夜渡辽河,隐喻着王朝的衰败与迁徙。

接着,“白头乌啄大家屋,衣锦王孙路旁哭”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白头乌鸦啄食着破败的宫殿,昔日显赫的王孙在路边哭泣,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哀悼。

“一马化龙浮渡江,临安王气于斯卜”则通过神话般的叙述,暗示了张循王墓与历史命运的关联,一匹马化身为龙渡江,预示着某种转折或转机。

“烽火江淮草木残,中原血战腥风寒”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烽火连天,草木凋零,中原大地满目疮痍。

“挥戈谁洗靖康耻,屈指英雄岳与韩”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彻底洗雪国耻的遗憾。

“区区子英奚为者,片纸赝书背人写”揭示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即使是小人物也可能留下影响深远的痕迹,而伪造的历史记录则可能误导后世。

“风波万里坏长城,三字翻称廷尉平”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和评价的主观性,即使是在动荡的年代,也有维护正义的人存在。

“北人歌舞南人泣,贺兰铁骑仍纵横”对比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情感反应,北方人在欢歌,南方人在哭泣,而贺兰山的骑兵仍然横行无阻。

“两宫魄冷冰天月,配飨反旌谗谄骨”表达了对宫廷政治的讽刺,两宫的魂魄在冰冷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而那些奸佞之臣的骨骸却被供奉。

“麒麟墓道枕苍烟,御墨淋漓洒碑碣”描绘了张循王墓的庄严与肃穆,墓道上长满了苍烟,御笔的墨迹洒在碑石上,彰显了其地位和荣耀。

“墓门高揭对晴湖,松栝深深叫训狐”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静谧与神秘,高高的墓门对着晴朗的湖泊,松树和柏树深处传来狐狸的叫声。

“金陵城外苍茫处,丑缪堂封千载污”最后点明了张循王墓的位置,位于金陵城外的广阔之地,丑缪堂的封印则象征着历史的污点将永远铭记。

整首诗通过对张循王墓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英雄的悲歌、政治的复杂以及人性的多面性,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悲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