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西南浪泊间,忽看仙侣坠飞鸢
出处:《哭静闻禅侣》
明 · 徐宏祖
同向西南浪泊间,忽看仙侣坠飞鸢。
不毛尚与名山隔,裹革难随故国旋。
黄菊泪分千里道,白茅魂断五花烟。
别君已许携君骨,夜夜空山泣杜鹃。
不毛尚与名山隔,裹革难随故国旋。
黄菊泪分千里道,白茅魂断五花烟。
别君已许携君骨,夜夜空山泣杜鹃。
鉴赏
这首明代徐宏祖的《哭静闻禅侣(其四)》表达了诗人对亡友静闻禅侣的深切哀悼之情。首句“同向西南浪泊间”描绘了诗人与静闻一同漂泊的艰辛生活,暗示了他们的命运相似。第二句“忽看仙侣坠飞鸢”以“飞鸢”比喻静闻的突然离世,如同飞翔的风筝突然坠落,令人痛心。
“不毛尚与名山隔”进一步抒发了对静闻无法长眠于名山圣地的遗憾,暗示了他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接下来,“裹革难随故国旋”表达了对静闻无法回归故乡的哀思,皮革包裹的尸身难以随风回转,寓意其灵魂的飘零。
“黄菊泪分千里道,白茅魂断五花烟”运用象征手法,黄菊代表秋色,泪水洒满千里路途,白茅象征荒凉,静闻的魂魄在五花烟中消散,渲染出凄凉的氛围。最后两句“别君已许携君骨,夜夜空山泣杜鹃”直抒胸臆,诗人承诺将带着静闻的遗骨,每晚在空山中悲泣,以杜鹃鸟的啼声寄托无尽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怀念和失去挚友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