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将良夜深投辖,却忆清风独掩楼
出处:《初秋刘石台舟过丹霞水涨溯流见怀次韵》
明 · 释今■(艹黾
寒岩古木动高秋,望入云端意莫收。
一宿未能倾契阔,三生何处话沉浮。
拟将良夜深投辖,却忆清风独掩楼。
何事豪吟归兴促,空馀明月照峰头。
一宿未能倾契阔,三生何处话沉浮。
拟将良夜深投辖,却忆清风独掩楼。
何事豪吟归兴促,空馀明月照峰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诗人乘舟经过丹霞水道的情景。首句“寒岩古木动高秋”以“寒岩”、“古木”、“高秋”三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深秋的肃穆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接着,“望入云端意莫收”一句,通过“云端”这一高远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无限遐想与追求。
“一宿未能倾契阔,三生何处话沉浮”两句,运用了“一宿”与“三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怀念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这里“契阔”指久别重逢的喜悦,“沉浮”则暗喻人生的起伏不定。
“拟将良夜深投辖,却忆清风独掩楼”中,“良夜”象征美好的时光,“投辖”典故出自《汉书》,比喻留客之意,此处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美好夜晚留住友人的愿望。“清风独掩楼”则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清风中掩门而坐的画面,既有孤独之感,也透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何事豪吟归兴促,空馀明月照峰头”两句,以“豪吟”表达诗人内心的激昂情感,而“归兴促”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归家的渴望。结尾处的“明月照峰头”,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怀念、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归家的渴望,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