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莫问南湖,一袈裟地更谁管全文

莫问南湖,一袈裟地更谁管

出处:《齐天乐九首
清 · 项鸿祚
碧云低蘸红楼影,如今倚楼人远。
卖酒炉空,题诗壁坏,零落粉奁香碗。
缘深梦浅,恨弹指西风,候蛩凄断。
莫问南湖,一袈裟地更谁管
当时何限俊侣,算填词李十,能溯欢宴。
巷口斜阳,湾头剩水,记与徐娘初见。
重开画卷,认几曲疏帘,那回曾卷。
柳已无多,晓鸦啼到晚。

鉴赏

这首《齐天乐》是清代词人项鸿祚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回忆的画面。

“碧云低蘸红楼影”,起句以“碧云”和“红楼”营造出一种古典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云彩低垂仿佛触碰到了红楼的倒影,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如今倚楼人远”,转折点在于“倚楼人”的离去,暗示了情感的失落与距离的产生,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卖酒炉空,题诗壁坏,零落粉奁香碗。”这几句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悲凉感。曾经热闹的酒肆如今炉灶空空,往日留下的诗句被岁月侵蚀,墙壁破败,精致的粉盒与香碗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这些细节描绘了场景的荒凉与变迁。

“缘深梦浅,恨弹指西风,候蛩凄断。”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深缘浅梦”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短暂的梦境之间的矛盾,“弹指西风”则暗示了时光的匆匆流逝,“候蛩凄断”则借蟋蟀的叫声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哀伤的情绪。

“莫问南湖,一袈裟地更谁管。”这一句将情感引向更深的层次,南湖成为了情感寄托的象征,而“袈裟地”则可能暗喻了某种难以言说的苦痛或解脱的渴望,整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当时何限俊侣,算填词李十,能溯欢宴。”这里提到了“俊侣”与“填词李十”,前者可能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后者则是对才华横溢的文人的赞美,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强调了时光流转中友情与才情的消逝。

“巷口斜阳,湾头剩水,记与徐娘初见。”这几句描绘了夕阳下的巷口与河湾,通过“初见”与“徐娘”(古代对年长女性的称呼)的相遇,勾勒出一段美好的记忆,同时也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记忆逐渐淡去。

“重开画卷,认几曲疏帘,那回曾卷。”这里使用了“画卷”这一意象,比喻过去的美好时光,通过“重开画卷”与“曾卷”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珍惜。

“柳已无多,晓鸦啼到晚。”最后两句以“柳”作为自然界的象征,随着时光的流逝,柳树的叶子越来越少,而“晓鸦”在清晨就开始啼叫直到夜晚,这种景象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齐天乐》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是一首充满哀愁与回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