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号湘江岸有小岘亭癸卯六月与瑞金吴丞饮其上(其一)
宋 · 曾丰
湘水欠湘竹,岘亭非岘山。
休论真胜假,且幸冗偷闲。
眼底方尘外,栏干更树间。
哢禽如语我,剧暑未能还。
休论真胜假,且幸冗偷闲。
眼底方尘外,栏干更树间。
哢禽如语我,剧暑未能还。
注释
湘水:湘江。欠:缺少。
湘竹:湘江边的竹子,可能象征着某种缺失或遗憾。
岘亭:一个具体的地名,可能指代某个景点。
岘山:另一处地名,与岘亭相关联,可能暗示原应有的景色。
真胜:真实的美景。
假:虚假的,不真实的。
冗偷闲:闲暇而无事可做。
眼底:眼前。
方:正。
尘外:超出尘世。
栏干:栏杆。
更:更加。
哢禽:鸟儿鸣叫。
如语我:像在对我说话。
剧暑:酷暑,炎热的夏天。
翻译
湘江缺少了湘竹,岘亭不再是岘山的模样。无需谈论真假,只庆幸能有空闲时光。
眼中所见,仿佛超脱尘世之外,栏杆边的树木更显幽深。
鸟儿鸣叫,仿佛在对我说话,炎热的夏天仍未过去。
鉴赏
这首宋诗是曾丰所作,题为《会昌号湘江岸有小岘亭癸卯六月与瑞金吴丞饮其上(其一)》。诗人以湘水和岘亭起兴,感叹湘水虽名,却缺少湘竹的点缀,岘亭虽仿效名胜岘山,但毕竟不是真迹。他强调不拘泥于真假,能在冗余的公务之余偷得片刻闲暇,实属难得。
诗人站在小岘亭中,眼中所见的是尘世之外的宁静,栏杆外则是树影婆娑,增添了清凉之意。鸟儿的鸣叫仿佛在对他诉说,尽管盛夏酷热,但诗人仍不愿离去。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喜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透露出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