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古庐竹扉声策策,中有竛竮落南客
出处:《阴风》
宋 · 陈与义
阴风三日吹南极,二月巴陵寒裂石。
长林巨木受轩轾,洞庭倒流潇湘黑。
君不见古庐竹扉声策策,中有竛竮落南客。
曾经破胆向炎官,敢不修容待风伯。
长林巨木受轩轾,洞庭倒流潇湘黑。
君不见古庐竹扉声策策,中有竛竮落南客。
曾经破胆向炎官,敢不修容待风伯。
注释
阴风:寒冷的风。南极:极南地区。
巴陵:古代地名,今湖南岳阳一带。
寒裂石:形容极度寒冷。
轩轾:高低起伏,比喻事物的盛衰变化。
洞庭:湖名,位于湖南。
潇湘:湘江的别称,流经湖南。
黑:形容水色深暗。
古庐:古老的房屋。
竹扉:竹制的门。
声策策:形容竹门开关的声音。
竛竮:形容孤独、飘零的样子。
南客:南方来的客人。
破胆:心惊胆战。
炎官:比喻权势显赫的人或环境。
风伯:风神,古人对风的神化称呼。
翻译
阴冷的风连续三天刮过南极,二月的巴陵寒冷得能冻裂石头。高大的树林和巨大的树木在风中摇摆不定,洞庭湖的水倒灌,潇湘江变得漆黑一片。
您没听见那古老的竹屋外竹门吱呀作响,有个孤独的旅人正匆匆南下。
他曾胆战心惊地面对炎热的官场,现在怎敢不整装以待风神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阴风肆虐的情景,以南极为背景,展现了二月间巴陵地区严寒刺骨的气候。"阴风三日吹南极,二月巴陵寒裂石"这两句形象生动,通过"阴风三日"和"寒裂石",传达出风力之大和气温之低,令人感受到冬日的无情。
接下来的"长林巨木受轩轾,洞庭倒流潇湘黑",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树木在风中摇摆不定,连洞庭湖的水都仿佛被吹得倒流,呈现出一片昏暗。这样的景象富有动态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最后两句"君不见古庐竹扉声策策,中有竛竮落南客",诗人引入个人情感,通过"古庐竹扉"和"落南客"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或他人的漂泊之感,以及对过去艰难经历的回忆。"曾经破胆向炎官,敢不修容待风伯"则表达出对强风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经历过苦难,也准备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的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阴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冬日阴风的威力,以及诗人坚韧的人生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