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寻扬子一廛地,未用刘公百尺楼
出处:《宁陵弟相送至南京因成四韵寄季一子之叔用》
宋 · 吕本中
白发无端巧上头,镜中颜状不能羞。
要寻扬子一廛地,未用刘公百尺楼。
野竹连阴护苍藓,暮云生雨续黄流。
秋风有信鲈鱼在,更约江晁共小舟。
要寻扬子一廛地,未用刘公百尺楼。
野竹连阴护苍藓,暮云生雨续黄流。
秋风有信鲈鱼在,更约江晁共小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宁陵弟相送至南京因成四韵寄季一子之叔用》。诗中以白发、镜中颜状、扬子一廛地、刘公百尺楼、野竹、暮云、秋风、鲈鱼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白发无端巧上头”,以白发的突然出现,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表达了诗人对岁月匆匆的无奈与感慨。接着,“镜中颜状不能羞”一句,通过镜子映照出的面容,进一步强调了岁月带来的变化,即使面对自己的老去,也无力改变,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要寻扬子一廛地,未用刘公百尺楼”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扬子一廛地,可能是指古代文人隐居之地,代表了一种简朴而自由的生活方式;而刘公百尺楼,则可能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束缚。这两句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野竹连阴护苍藓,暮云生雨续黄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野竹在阴凉处生长,苍苔覆盖其上,暮云带来雨水,滋润着河流。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寓意着诗人希望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最后,“秋风有信鲈鱼在,更约江晁共小舟”两句,以秋风、鲈鱼和小舟为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闲适生活的渴望。秋风带来了季节的更替,鲈鱼在水中悠游,而与好友江晁共同乘舟,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