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渡口,十顷湖光全上柳
出处:《减字木兰花九首》
清 · 李慈铭
柯山西去,第五桥边芳草路。
山下人家,长日松风度麦花。
鸳鸯渡口,十顷湖光全上柳。
画舫斜阳,团扇风前一水香。
山下人家,长日松风度麦花。
鸳鸯渡口,十顷湖光全上柳。
画舫斜阳,团扇风前一水香。
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九首(其一)》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间的人间烟火与自然之美。
首句“柯山西去,第五桥边芳草路”,开篇即勾勒出一幅远山蜿蜒、小桥流水的画面,芳草萋萋的小径通向远方,引人遐想。接着“山下人家,长日松风度麦花”,进一步描绘了山脚下农舍的生活场景,阳光普照,松林间的微风轻拂过金黄的麦花,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鸳鸯渡口,十顷湖光全上柳”,渡口处,一对鸳鸯悠然自得,湖面广阔,波光粼粼,柳树倒映其中,构成了一幅动与静、绿与蓝交织的美丽图景。最后,“画舫斜阳,团扇风前一水香”,夕阳西下,画舫缓缓驶过,微风中夹杂着水面上的清香,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温柔的光线和香气所包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巧妙融合,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