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难为别,穷秋况未归
出处:《别杨埙》
宋 · 赵湘
此身偏似雁,南北但孤飞。
久客难为别,穷秋况未归。
去程寒雨细,留话夕阳微。
试共江边立,疏砧又捣衣。
久客难为别,穷秋况未归。
去程寒雨细,留话夕阳微。
试共江边立,疏砧又捣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此身:自己。偏似:特别像。
雁:大雁。
南北:东西方向,这里指代四处漂泊。
孤飞:独自飞翔。
久客:长期在外的人。
难为别:难以忍受分别之苦。
穷秋:深秋。
况:何况。
未归:没有归来。
去程:离开的路途。
寒雨:冷雨。
细:细微,形容雨丝。
留话:留下的话语。
夕阳微:夕阳微弱。
试共:试着一起。
江边:河边。
疏砧:稀疏的捣衣声。
捣衣:古代妇女洗衣时用棒槌敲打衣物。
翻译
我就像一只孤独的大雁,南北漂泊无依。长久在外,离别变得艰难,深秋时节,更难以回家。
离开的路上,细雨蒙蒙,夕阳微弱。
试着在江边站立,远处传来稀疏的捣衣声。
鉴赏
这首诗以"雁"自比,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依的漂泊之感。"南北但孤飞"描绘了诗人像大雁一样南北往返,形单影只,强调了旅途中的孤单。"久客难为别"写出了诗人作为长期在外的游子,离别之情更为深重。"穷秋况未归"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凄凉和归期无望的情绪。
"去程寒雨细"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展现了诗人离开时的冷清氛围,"留话夕阳微"则寓言了与友人告别时的落寞。最后,"试共江边立,疏砧又捣衣"以江边独立和远处传来的砧声,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赵湘的《别杨埙》是一首表达羁旅思乡之情的佳作,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