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良易定,三河不难取
出处:《萧何冢》
明 · 谢肃
靡靡衢路遥,行辕驻阳武。
崇丘积蔓屮,云葬萧何所。
念此人中杰,张韩乃其伍。
荣名不足矜,所贵忠事主。
入关当王之,背约自西楚。
劝王都汉中,视死诚孰愈。
养民以致贤,立国谁敢侮。
三秦良易定,三河不难取。
荐信登将坛,灭羽向垓下。
帝业一以成,元勋著千古。
萧萧白杨风,日暮振天宇。
悲吟昼一歌,欲去重延伫。
崇丘积蔓屮,云葬萧何所。
念此人中杰,张韩乃其伍。
荣名不足矜,所贵忠事主。
入关当王之,背约自西楚。
劝王都汉中,视死诚孰愈。
养民以致贤,立国谁敢侮。
三秦良易定,三河不难取。
荐信登将坛,灭羽向垓下。
帝业一以成,元勋著千古。
萧萧白杨风,日暮振天宇。
悲吟昼一歌,欲去重延伫。
注释
靡靡:形容道路漫长。衢路:大道。
行辕:行军车驾。
阳武:地名,在今河南。
崇丘:高大的土丘。
蔓屮:茂盛的草丛。
云葬:指萧何死后葬于此地。
张韩:指张良和韩信。
矜:夸耀。
王:称王。
西楚:指项羽的势力范围。
汉中:地名,古代战略要地。
视死:不顾生死。
养民:养育百姓。
三秦:泛指函谷关以西地区。
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
荐信:推荐有信义的人。
垓下:地名,楚汉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地点。
元勋:首功,大功。
萧萧:形容风声。
振:摇动。
延伫:犹豫不决,停留。
翻译
道路漫长遥远,行军车驾停在阳武。高丘之上草木丛生,萧何的陵墓在此处。
怀念这位人间豪杰,张良、韩信曾与他为伍。
荣誉不足以夸耀,可贵的是忠诚为主效力。
他本应入关称王,却背弃盟约在西楚起兵。
他劝说君王定都汉中,视死如归无人能及。
养育百姓以求贤才,建立国家无人敢轻侮。
平定三秦易如反掌,攻取三河不在话下。
他登上将坛推荐贤良,垓下之战消灭羽翼。
帝王大业由此而成,他的功勋永载史册。
白杨萧瑟秋风吹过,傍晚时分震撼天际。
白天悲歌吟唱,离去之际又依依不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古人在遥远的路途中行走,心中怀念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张良、韩信等,他们忠诚事主,虽然名声不足以矜夸,但其忠诚之心却是难能可贵。诗中提到“入关当王之”、“劝王都汉中”,显示了对古人策略布局的赞赏,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大业的贡献。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养民、立国的理想,以及对于历史英雄事迹的深切感慨。
从艺术表现来看,此诗语言庄重,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古典文学中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回忆与颂扬。通过“三秦良易定”、“三河不难取”的描述,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英雄开疆扩土、安邦治国的赞美。而“帝业一以成,元勋著千古”,则表达了对伟大功业永载史册的肯定。
在最后几句中,“萧萧白杨风”、“日暮振天宇”等景象描写,营造了一种苍凉与悲壮的氛围,而“悲吟昼一歌,欲去重延伫”,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无奈的情绪。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历史情怀与个人情感交织的作品,通过对古人的追思和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