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喜云解駮,频瞻日舒晴
稚春乃祁寒,号令如冬行。
栗烈鼓噫气,碎訇动霆声。
初疑雨翻盆,旋觉霰洒甍。
暂止俄并集,中宵遽开明。
衾裯起棱角,屏幌同户楹。
淅淅纸窗战,铛铛铜漏惊。
鸡寒罢晓唱,鸦冻犹晨鸣。
惊戒臧获起,吹嘘燎炉赪。
开关醉魂醒,倚杖诗思清。
便欲披鹤氅,岂思饮银铛。
空濛势转盛,飞舞祥争呈。
月池方漫汗,潮山正峥嵘。
讵应柳皆絮,却讶梅始英。
荆璞羞自献,蓝田遣谁耕。
尘埃争受洗,粪壤叨蒙荣。
幸已陴巘崿,若为投涧坑。
分功雨露泽,绚綵冰霜精。
良足润麦麰,未能浃粱粳。
经旬苦料峭,三日观荧晶。
恍忆游汴洛,都忘在湘衡。
瑶林鄙王衍,冠玉怀陈平。
亦念袁邵公,长安门自撑。
更奇李侍中,淮蔡功先成。
渐喜云解駮,频瞻日舒晴。
昂然秀松出,倏尔危檐倾。
墙角仅委积,瓦沟那持盈。
朝暾破凝冱,淑气苏鳏茕。
断决冈陇色,斩馀白蛇横。
泮流溪谷响,击碎珊瑚琤。
瓶去蚌珠餐,庭空狮子狞。
粉图记姿态,不屑供使令。
陡觉时序正,不令寒温争。
冰泥就涸涩,卉木纷勾萌。
茜茜弄池柳,煌煌然山樱。
了无半面妆,强学六出霙。
二老久不觌,千篇谅难评。
羔醪忍独酌,凤茗宜同烹。
或且放笔快,敢言当敌勍。
木桃得琼玖,耳属长谣赓。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腊雪:寒冬腊月的雪。溉:灌溉。
稚春:早春。
祁寒:严寒。
栗烈:寒冷刺骨。
霆声:雷声。
霰:雪珠。
甍:屋檐。
俄并集:很快聚集。
遽开明:突然明亮。
衾裯:被子。
棱角:硬邦邦的样子。
屏幌:帷幔。
户楹:房梁。
淅淅:沙沙声。
铛铛:敲击声。
鸡寒:鸡因寒冷。
鸦冻:乌鸦冻得。
臧获:奴仆。
燎炉赪:烘炉变红。
开关:打开门窗。
醉魂醒:酒醒。
鹤氅:鹤毛大衣。
银铛:酒杯。
空濛:朦胧。
祥:吉祥。
争:相争。
漫汗:水汽弥漫。
峥嵘:峻峭。
柳皆絮:柳树似有棉絮。
梅始英:梅花初绽。
荆璞:未经雕琢的玉石。
蓝田:美玉产地。
尘埃:尘土。
叨蒙:承蒙。
陴巘崿:城墙内外。
涧坑:深涧。
绚綵:色彩斑斓。
冰霜精:冰霜精华。
麦麰:麦粒。
粱粳:高粱。
荧晶:冰晶。
汴洛:北宋都城。
瑶林:仙境。
王衍:晋代浮华人物。
冠玉:玉质冠冕。
陈平:汉代智者。
袁邵公:历史人物。
长安门:长安城门。
李侍中:官职。
淮蔡:地区名。
云解駮:云层消散。
日舒晴:阳光明媚。
秀松:秀美的松树。
危檐:倾斜的屋檐。
委积:堆积。
持盈:承受过多。
朝暾:朝阳。
凝冱:凝结的寒气。
鳏茕:孤独的人。
斩馀:残余。
泮流:溪流。
珊瑚琤:珊瑚碰撞声。
狮子狞:狮子雕塑凶猛。
粉图:画像。
使令:使用。
寒温:寒冷与温暖。
卉木:花草。
勾萌:萌芽。
茜茜:鲜艳。
煌煌:灿烂。
六出霙:六角雪花。
觌:相见。
谅:想必。
羔醪:羊羔酒。
凤茗:凤凰茶。
当敌勍:面对强大的对手。
木桃:比喻美玉。
琼玖:美玉。
耳属:倾听。
长谣:长歌。
翻译
腊月的雪不足以灌溉干旱的土地,上天怜悯万物生长。早春却遭遇严寒,仿佛冬季的命令仍在执行。
冷冽的风中,人们发出粗重的呼吸声,像雷鸣般震撼。
起初以为是大雨倾盆,旋即发现是雪花飘落在屋檐。
片刻停歇后,又纷纷扬扬聚集,直至深夜才渐渐明亮。
被子和床单因寒冷而显得硬邦邦,帷幔和窗户像户柱一样颤抖。
窗户纸被风吹得沙沙作响,铜漏报时的声音格外刺耳。
鸡不再清晨歌唱,乌鸦冻得还在早晨啼叫。
惊醒奴仆起身,人们吹火烘炉,脸庞通红。
打开门窗,醉汉清醒,倚杖吟诗,思绪清明。
想穿上鹤毛大衣,却不忍心饮酒取暖。
天空愈发朦胧,瑞雪纷飞,预示吉祥。
月光下的池塘泛起水汽,山峰峻峭如潮涌。
不禁怀疑柳树都覆盖着棉絮,惊讶梅花竟已绽放。
荆棘中的璞玉羞于自献,谁能耕种蓝田的美玉呢?
尘土争先恐后接受洗礼,贫瘠的土地也得到滋养。
庆幸城墙内外都沐浴恩泽,但如何能逃离涧坑的困境?
雨露滋润麦苗,冰霜则赋予它们坚韧。
足以润泽麦粒,却难以渗透到高粱中。
经历多日的严寒,终于见到晶莹的冰晶。
回想起在汴洛游玩的日子,忘却了湘衡的困顿。
王衍的华丽生活令人鄙视,陈平的智慧让人怀念。
也想念袁邵公,他在长安城门独自支撑。
更惊奇李侍中,早早建立了淮蔡的功勋。
逐渐欣喜云层消散,阳光频繁普照。
挺拔的松树傲然挺立,屋檐忽而倾斜。
墙角堆积的雪不多,瓦沟也无法承受过多的积雪。
朝阳驱散寒冷,温暖的气息复苏孤独的人们。
山岭的颜色分明,白蛇横卧的景象清晰可见。
溪谷的流水声回荡,撞击珊瑚发出清脆声音。
贝壳里的珍珠被吃掉,庭院空旷,狮子雕塑显得狰狞。
画像记录着事物的姿态,不愿被随意使用。
猛然意识到季节更替,不再让寒温相争。
冰冻的泥土变得干涩,花草树木开始萌芽。
池边的柳树红艳,山上的樱花灿烂。
梅花虽无妆饰,却尽力模仿六角雪花。
两位老人久未相见,诗歌的评价恐怕难以达成共识。
忍受独自品酒,凤凰茶更适合共享。
或许应该放开心胸,不再惧怕对手的强大。
木桃得到琼瑶般的美玉,期待长歌的回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末尾至早春时节的一场大雪,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雪的降临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和影响。诗中既有对天公怜悯旱情的赞美,也有对雪景的细致描绘,如“栗烈鼓噫气”、“霰洒甍”、“月池方漫汗”等,形象地刻画了雪的气势和动态。
诗人通过写实与比喻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雪从初降如雨盆,到逐渐积聚、明亮,再到融化时的景象,如“暂止俄并集,中宵遽开明”。同时,他还借雪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如“开门醉魂醒,倚杖诗思清”,表达了因雪带来的清新思绪。
诗中还穿插了对农事的关心,如“良足润麦麰,未能浃粱粳”,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此外,诗人还借雪的降临反思个人境遇,如“荆璞羞自献,蓝田遣谁耕”,流露出一种不求显达的心态。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融入了深沉的人生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咏雪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