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番与我分全险,十郡凭谁举大名
出处:《白鹅潭眺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仙楼出五羊城,东尽扶胥一日程。
海道多歧那得问,江门有戍未为兵。
诸番与我分全险,十郡凭谁举大名。
直抵金陵舟楫便,孙卢往事足心惊。
海道多歧那得问,江门有戍未为兵。
诸番与我分全险,十郡凭谁举大名。
直抵金陵舟楫便,孙卢往事足心惊。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的《白鹅潭眺望》之三,通过描绘从五仙楼至五羊城的旅程,以及沿途所见的海道景象和边防戍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深切关注。诗中以“五仙楼出五羊城,东尽扶胥一日程”开篇,形象地描述了从起点到目的地的距离感,以及旅程的迅速与直接性。
接着,“海道多歧那得问,江门有戍未为兵”两句,表达了面对复杂多变的海上航道,无需过多询问,因为有边防的驻守,确保了旅途的安全。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边防力量的信任,也暗含了对国家统一与安全的重视。
“诸番与我分全险,十郡凭谁举大名”则进一步强调了边疆地区的重要性,以及对这些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依赖。通过“诸番”与“十郡”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边疆防御体系的期待,希望有更多有能力的人来守护这片土地。
最后,“直抵金陵舟楫便,孙卢往事足心惊”两句,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金陵,暗示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与强盛的向往。同时,通过提及历史上的孙权与刘裕(字卢,南朝宋的开国皇帝),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感慨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国家发展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在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边疆防御的同时,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对国家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