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染万花知了未,云偷千嶂忽何之
出处:《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其二》
宋 · 杨万里
出门著雨不能归,借得青蓑著片时。
春染万花知了未,云偷千嶂忽何之。
春染万花知了未,云偷千嶂忽何之。
注释
出门:离开家门。著雨:遭遇雨天。
归:回家。
青蓑:青色蓑衣。
著片时:暂时穿着。
春染:春天给万物涂上颜色。
万花:各种花朵。
知了:蝉。
未:尚未。
云偷:云彩悄悄移动。
千嶂:连绵的山峰。
忽何之:突然不知去向。
翻译
出门时遇到下雨无法回家,只好借来一件蓑衣暂穿片刻。春天的色彩已经染遍万物,蝉鸣声还未响起,云彩悄悄地改变了山峰的轮廓,不知去向何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春雨中的情感体验和自然观察。
“出门著雨不能归,借得青蓑著片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雨无法返回,而不得不借用一顶草编的蓑帽以御风雨的无奈情境。这里的“青蓑”指的是由青草编织成的小蓑衣,用来遮挡雨水。“片时”则意味着短暂的时间,诗人借此小小的避难所躲避春日的细雨。
“春染万花知了未,云偷千嶂忽何之。” 这两句转折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春雨如轻纱一般滋润着万物,使得花朵们都沐浴在这春意盎然的气息中。诗人通过“染”字来形容这种细微而深入的滋养作用,而“知了未”则是对自然界变化不易捉摸的感慨。“云偷千嶂忽何之”又描绘了一种动态的景象,云雾缭绕于连绵的山峦之间,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和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变化无常、难以捉摸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界时的心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