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良知心尚在,姚江深处月明多
出处:《挽张状元元忭》
明 · 杨巍
勋名端不负高科,白玉楼成柰命何。
惟有良知心尚在,姚江深处月明多。
惟有良知心尚在,姚江深处月明多。
鉴赏
这首挽诗《挽张状元元忭》由明代诗人杨巍所作,表达了对张状元的深切缅怀与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张状元虽功名显赫却命运多舛的人生境遇。
首句“勋名端不负高科”,赞扬张状元凭借卓越的才能和努力,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赢得了崇高的荣誉。“勋名”指功勋与名声,“高科”则特指科举中的高等级功名,如状元、榜眼、探花等。这一句既是对张状元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其人生价值的赞颂。
次句“白玉楼成奈命何”,转折之中蕴含深意。白玉楼象征着张状元所取得的荣耀与地位,然而“奈命何”三字揭示出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控性。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张状元虽然在事业上达到了巅峰,但个人的命运却充满了变数和无奈,暗示了其人生的坎坷与不幸。
后两句“惟有良知心尚在,姚江深处月明多”,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良知,即内心的道德准则和真实情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即使在命运的波折中,张状元的内心依然保持着纯净与真诚。姚江,位于浙江省东部,是张状元的故乡,此处以月明多象征其故乡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与祝愿。这两句表达了对张状元人格魅力的赞美,以及对其精神世界的永恒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张状元生前功绩与身后哀思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高尚人格的敬仰和对其命运不公的感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