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雁起无借,饥乌鸣乞怜
出处:《淹泊》
宋 · 苏泂
淹泊何如此,归来亦偶然。
江寒惟罩雨,船晚各炊烟。
宿雁起无借,饥乌鸣乞怜。
遥传潮入浦,孤埭已争牵。
江寒惟罩雨,船晚各炊烟。
宿雁起无借,饥乌鸣乞怜。
遥传潮入浦,孤埭已争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淹泊:停留、停泊。偶然:意外、意想不到。
江寒:江面寒冷。
罩雨:被雨水覆盖。
各:各自。
炊烟:做饭时产生的烟雾。
宿雁:过夜的大雁。
乞怜:请求怜悯。
潮入浦:潮水涌进河湾。
孤埭:孤独的堤坝。
争牵:感到牵引。
翻译
停泊在这里竟是如此,回去也是出乎意料。江面寒冷只有雨水覆盖,傍晚的船只各自升起炊烟。
过夜的大雁因无处栖息而飞起,饥饿的乌鸦哀鸣求助。
远处传来潮水涌进河湾的消息,孤独的堤坝已经感受到牵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开篇“淹泊何如此,归来亦偶然”表达了诗人对淡泊生活的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好像水流一般自然而不做作。
接着,“江寒惟罩雨,船晚各炊烟”写出了冬日江边的萧瑟景象。江上的寒气伴随着细雨,而诗人和其他行者都在自己的小船上点燃柴火取暖,这种画面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自足。
“宿雁起无借,饥乌鸣乞怜”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生灵的同情。宿鸟因无处可借而起飞,饿乌因饥饿而发出哀求的声音,这些细节描写了诗人内心的柔软和对生命的关怀。
最后,“遥传潮入浦,孤埭已争牵”则是对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一种观察。远处的潮汐传来,注入江口,而在孤独的小堤岸边,似乎已经有了争夺的迹象。这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世外的高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