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得勿复道,上溯多前修
出处:《寄思道二首》
明 · 郑善夫
中岁倦六籍,出门事远游。
远游于何之,五岳还三洲。
一雁云中鸣,诉诉如有求。
芒鞋岁月晏,得垒东海头。
谈文竟晨夕,亦足销吾忧。
相期每自励,志决天河流。
阨运当奈何,捷径不可由。
凤鸟化枭鸱,累乎行当休。
南湖烟水阔,去去狎白鸥。
失得勿复道,上溯多前修。
远游于何之,五岳还三洲。
一雁云中鸣,诉诉如有求。
芒鞋岁月晏,得垒东海头。
谈文竟晨夕,亦足销吾忧。
相期每自励,志决天河流。
阨运当奈何,捷径不可由。
凤鸟化枭鸱,累乎行当休。
南湖烟水阔,去去狎白鸥。
失得勿复道,上溯多前修。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寄思道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中年时对六籍的厌倦,决定远游以寻求心灵的解脱。他游历五岳,穿越三洲,沿途的景象和经历都充满了深意。
“中岁倦六籍,出门事远游”,诗人表达了对传统学问的厌倦,决定走出书斋,踏上旅途。这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渴望和对知识追求的反思。
“远游于何之,五岳还三洲”,诗人将旅行的范围扩大到五岳和三洲,象征着他对广阔世界的探索和对未知的向往。
“一雁云中鸣,诉诉如有求”,诗人通过一只在云中鸣叫的大雁,表达了内心的呼唤和诉求,暗示了他在旅途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芒鞋岁月晏,得垒东海头”,诗人穿着芒鞋,踏过岁月的长河,最终到达东海之滨,象征着他在艰难旅程中的坚持与决心。
“谈文竟晨夕,亦足销吾忧”,诗人与人交谈,探讨文学,直至日出日落,这不仅消解了他的忧虑,也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相期每自励,志决天河流”,诗人与友人相约,相互激励,立志要像天河流一样勇往直前,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阨运当奈何,捷径不可由”,面对困境,诗人认识到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体现了他的坚韧不拔。
“凤鸟化枭鸱,累乎行当休”,诗人以凤凰变为枭鸟比喻世事无常,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南湖烟水阔,去去狎白鸥”,诗人前往南湖,与白鸥为伴,象征着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失得勿复道,上溯多前修”,诗人认为得失不必再提,应该向先贤学习,表达了对历史智慧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旅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复杂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