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随处俱堪乐,行路终然不自聊
出处:《初夏道中》
宋 · 陆游
桑间葚熟麦齐腰,莺语惺惺野雉骄。
日薄人家晒蚕子,雨馀山客买鱼苗。
丰年随处俱堪乐,行路终然不自聊。
独喜此身强健在,又摇团扇著絺蕉。
日薄人家晒蚕子,雨馀山客买鱼苗。
丰年随处俱堪乐,行路终然不自聊。
独喜此身强健在,又摇团扇著絺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桑间:指桑树丛生的地方。葚熟:桑葚成熟。
麦齐腰:麦子长势良好,与人的腰平齐。
莺语:黄莺的鸣叫声。
野雉:野鸡。
骄:傲慢,这里形容野雉的神态。
日薄:太阳即将落山。
人家:农户。
晒蚕子:晾晒蚕卵。
雨馀:雨后。
山客:山区的客人。
鱼苗:小鱼。
丰年:丰收之年。
随处:到处。
俱堪乐:都足以让人感到快乐。
行路:行走。
终然:终究。
不自聊:内心并不愉快。
独喜:独自欢喜。
此身:自己的身体。
强健:强壮健康。
团扇:圆形的手扇。
著:拿着。
絺蕉:细葛布做的扇子,轻薄凉爽。
翻译
桑树丛中桑葚熟透,麦子高过农人腰际,黄莺鸣叫,野雉显得骄傲。太阳接近天边,农人晾晒蚕卵,雨后山客购买鱼苗来喂养。
丰收之年,处处都充满欢乐,但行走在路上,内心却并不轻松。
我独自欢喜自己身体硬朗,手持团扇,享受着絺蕉带来的凉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田园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桑间葚熟麦齐腰”,形象地写出桑树丛中桑葚熟透,麦田里的麦穗与人的腰齐平,展现出丰收的季节景象。次句“莺语惺惺野雉骄”,以莺鸟的鸣叫和野雉的骄傲姿态,渲染出生机盎然的自然氛围。
第三句“日薄人家晒蚕子”,写农人趁着阳光晾晒蚕子,体现了农事的繁忙和生活的勤勉。第四句“雨馀山客买鱼苗”,则描绘雨后山路上,游人购买鱼苗的场景,反映出当地渔业的兴旺。
“丰年随处俱堪乐”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认为无论何处都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然而,“行路终然不自聊”又流露出诗人心中的落寞,即使身处美景,内心却感到孤独。最后一句“独喜此身强健在,又摇团扇著絺蕉”,诗人庆幸自己身体康健,手持团扇,穿着细葛蕉衣,享受着夏日的清凉,也暗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初夏乡村的田园生活和诗人复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