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豆固所闻,军旅非所长
出处:《谒赵文节公祠堂》
明 · 李昌祺
烈焰不容熄,玉石俱凋伤。
宗社震荡中,大地多傍徨。
国祚倏云移,成命真靡常。
兴替虽有数,节槩焉可忘。
明公倅大郡,派系分天潢。
英气凌云霄,高操横秋霜。
俎豆固所闻,军旅非所长。
守土职攸重,固当死封疆。
小君贤伉俪,秉志与颉颃。
岂伊粉黛姿,乃有铁石肠。
所以颠危际,赖之植三纲。
精忠媲卞壸,庙貌俨相望。
义比华嵩峻,名齐日月光。
英魂在帝傍,时复临旧乡。
何代烈士无,岂独张睢阳。
宗社震荡中,大地多傍徨。
国祚倏云移,成命真靡常。
兴替虽有数,节槩焉可忘。
明公倅大郡,派系分天潢。
英气凌云霄,高操横秋霜。
俎豆固所闻,军旅非所长。
守土职攸重,固当死封疆。
小君贤伉俪,秉志与颉颃。
岂伊粉黛姿,乃有铁石肠。
所以颠危际,赖之植三纲。
精忠媲卞壸,庙貌俨相望。
义比华嵩峻,名齐日月光。
英魂在帝傍,时复临旧乡。
何代烈士无,岂独张睢阳。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谒赵文节公祠堂》表达了对赵文节公的崇敬和对其忠诚精神的赞扬。诗中通过描绘烈火与玉石的比喻,展现了赵公在动荡局势中的坚毅与牺牲,"宗社震荡"和"大地傍徨"象征国家的危机与人民的困惑。赵公作为地方官员,虽然不擅长军事,但坚守职责,视守护土地为重任,表现出铁石心肠般的决心。
诗中提到赵公的家族背景显赫,"派系分天潢",他的英勇气质如同云霄直上,高尚节操如秋霜凛冽。他虽不以武略见长,但其忠诚与精忠媲美于历史上的卞壸,祠堂与庙貌并立,象征其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他的义行比华山嵩岳还峻峭,名声与日月同辉。
最后,诗人感慨无论哪个时代,都有像赵文节公这样的烈士,他们如同张睢阳一样,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他们的英魂在帝旁永存,时常回望故乡,激励后人。整首诗情感深沉,对赵文节公的赞美充满了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