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岛客归仍故里,金炉丹伏自何年
明 · 邓云霄
秋高爽籁净寥天,星澹长河月在川。
蓬岛客归仍故里,金炉丹伏自何年。
遐心迥寄青冥外,佳句携来碧落边。
幸接芳邻更同调,可能乘兴咏游仙。
蓬岛客归仍故里,金炉丹伏自何年。
遐心迥寄青冥外,佳句携来碧落边。
幸接芳邻更同调,可能乘兴咏游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后的景致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首联“秋高爽籁净寥天,星澹长河月在川”以清朗的秋夜为背景,通过“爽籁”、“寥天”、“星澹”、“长河”、“月在川”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颔联“蓬岛客归仍故里,金炉丹伏自何年”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对归宿与时间流逝的思考。蓬岛,常指传说中的仙境,这里借以象征心灵的归宿;“金炉丹伏”则可能暗喻内心的修炼或精神的升华,而“自何年”则表达了对这种状态持续时间的疑问,流露出一种对永恒追求的渴望。
颈联“遐心迥寄青冥外,佳句携来碧落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遐心”、“青冥”、“碧落”等词汇,展现了诗人超越世俗、向往更高精神境界的心境。同时,“佳句携来”也暗示了与他人分享美好情感和智慧的喜悦。
尾联“幸接芳邻更同调,可能乘兴咏游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这份美好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可能再次创作类似作品的愿望,体现了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