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言志圣师前,鼓瑟声中三月天
出处:《题浴沂图》
宋 · 王柏
一时言志圣师前,鼓瑟声中三月天。
谁识咏归真乐意,如何却向画图传。
谁识咏归真乐意,如何却向画图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时:片刻。言志:表达心志。
圣师:德高望重的导师。
鼓瑟:弹奏瑟乐。
三月天:春季三个月份的天气。
咏归:歌咏归隐。
真乐意:真正的乐趣。
画图:绘画或图像。
传:传达。
翻译
在圣师面前短暂抒发心志,伴随三月和煦的琴瑟之声。谁能真正理解那归隐的乐趣,为何却要通过画卷来传达。
鉴赏
这首诗是王柏在宋朝创作的《题浴沂图》,是一首咏叹古人高洁品格与艺术境界的佳作。诗中“一时言志圣师前,鼓瑟声中三月天”两句,通过描绘一个场景,即在春日里,面对着圣贤之像,奏起了瑟,这不仅是对古人修养与艺术素养的颂扬,也反映出诗人自身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三月天"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既有生机也带着淡淡的温暖。
"谁识咏归真乐意,如何却向画图传"则是在探讨诗人内心的情感流露与表达方式。这里所谓“咏归”是指通过吟诵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怀,“真乐意”则是指那种超然物外的真挚快乐。而最后一句“如何却向画图传”,则是在质疑这种精神追求和艺术享受,是否能够通过绘画这样的形式得以传承。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更为永恒、更能表达内心世界的艺术方式。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更透露出他对于精神追求与艺术表达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