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入汀烟健,经吟戍月清
出处:《送僧归南康》
唐 · 贯休
壳壳学得律,还乡见苦情。
远思芳草盛,不入楚山行。
帆入汀烟健,经吟戍月清。
到乡同学辈,应到赣江迎。
远思芳草盛,不入楚山行。
帆入汀烟健,经吟戍月清。
到乡同学辈,应到赣江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壳壳:诗人的朋友或代称。律:法律。
苦情:困苦的状况。
远思:遥远的思念或思绪。
芳草盛:茂盛的草地。
楚山:楚地的山。
帆入:船帆进入。
汀烟:汀洲上的雾气。
戍月:戍楼的月光。
同学辈:同窗好友。
赣江:江西的赣江。
翻译
壳壳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回到家乡看到困苦的景象。他思绪飘向远方茂盛的芳草,却不愿踏入楚地的山岭。
船儿驶入汀洲的薄雾中显得矫健,夜晚吟诵诗歌,戍楼月色清明。
回到故乡后,他应当会与同窗好友相见,他们会在赣江边迎接他。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送僧归南康》。诗中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不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壳壳学得律”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描绘出朋友在学习佛法上的勤奋与专注,如同小鸟学习鸣叫一般。接下来的“还乡见苦情”,则透露出朋友归乡时看到的不幸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不公和贫困现象。
第三句“远思芳草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景色的怀念,而“不入楚山行”则是对即将离别之地的依恋之情。这里的“楚山”,通常指的是位于长江南岸的一系列山脉,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提及的地方,充满了诗意和历史的厚重感。
接着,“帆入汀烟健”描绘出朋友乘船离去时的壮观景象,而“经吟戍月清”则是对夜晚月光下的宁静与纯净之美的赞叹。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现了自己对于朋友离别时刻的深情留恋。
最后,“到乡同学辈,应到赣江迎”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平安抵达家乡,并期待着他们能够再次相聚在赣江之滨。这里的“赣江”,是指流经江西省的一条河流,是古代文人常提及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深情与怀旧,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友谊和家乡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