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
出处:《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
唐 · 皎然
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
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
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
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
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
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
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在冬至这重要节日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华丽的车驾映照着清澈的水波。水中小洲上的花草早早地迎来了春的气息,山色在晴朗的天气里更显青翠。
追溯往事能使人明白时节的教诲,记录吉祥之事以辨别政事的和谐。
遗憾与君共度的白昼时光如此短暂,不知夜晚继续欣赏是否合适。
注释
亚岁:冬至,古代认为冬至是仅次于新年的节日。崇佳宴:举行隆重的宴会庆祝。
华轩:装饰华丽的车驾,此处代指贵宾。
渌波:清澈碧绿的水波。
渚芳:水中小洲上的花草。
迎气早:早早地迎来春天的气息。
山翠:山色青翠。
向晴多:在晴朗的天气里显得更加繁茂。
推往:追溯过去。
时训:时节给予的教诲或规律。
书祥:记录吉祥的征兆。
政和:政治和谐。
从公:跟随您(指宴会的主人或其他尊贵者)。
惜日短:惋惜白天的时间太短。
留赏:留下继续欣赏美景。
夜如何:夜晚怎么样,意指夜晚是否适合继续欢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冬至日举行的宴会,气氛庄重而又不失欢愉。开篇“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两句,以华丽的辞藻勾勒出一幅盛世宴席图景,其中“亚岁”指的是将近年终的日子,“崇佳宴”则是对宴会高贵、非凡的描写,而“华轩照渌波”则形象地展现了宴厅内外的辉煌与水面的清澈。
继而,“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两句转入自然景色之中,渚指的是河流旁边,“渚芳”暗示春意渐浓,而“迎气早”则是对时令变迁的细腻描绘;“山翠”形容山色的青翠欲滴,与“向晴多”相呼应,共同传达了冬日暖阳之下的明媚景象。
诗中的“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两句,则是对宴会上宾主之间交流的描写,“推往”意味着宾客间推杯换盏,相互倾诉心声;“知时训”则包含了对时事的洞察与教诲;“书祥辨政和”则显现出宴会上讨论国家大计、谋求国泰民安的情景。
结尾的“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希望宴会能够延长,以充分享这难得的美好时光之情。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层文人雅集的情景,彰显了唐代文化生活的繁荣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