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士气消沉久,谁是江南在野臣
出处:《题项圣谟小像 其四》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奇节流传画网巾,钓屠乞丐并成仁。
而今士气消沉久,谁是江南在野臣。
而今士气消沉久,谁是江南在野臣。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题项圣谟小像(其四)》。诗中通过描绘项圣谟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坚守节操、不畏强权的精神的赞美,并反思了当时社会士气的衰落。
首句“奇节流传画网巾”,以“奇节”形容项圣谟的非凡节操,通过“流传”和“画网巾”的形象描绘,既展现了项圣谟的英勇事迹被后人铭记,又暗示其形象被艺术化地传颂。这里的“画网巾”可能是指项圣谟的画像或某种象征其精神风貌的物品,强调其形象的流传与影响。
次句“钓屠乞丐并成仁”,进一步扩展了主题,将项圣谟与其他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相提并论,指出无论是钓鱼者、屠夫还是乞丐,只要心怀正义,都能展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牺牲精神。这种广泛的人格化表达,强化了诗歌的普遍意义,即不论身份地位,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就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后两句“而今士气消沉久,谁是江南在野臣”,则转向对现实的批判。诗人感叹当前社会士气低落已久,难以找到如项圣谟那样坚守节操、不畏艰难的“在野臣”。这里的“在野臣”通常指不在朝廷任职但依然秉持正直之志的士人,表达了对当下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理想人格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既赞美了古代英雄的崇高精神,也深刻反思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寄寓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于社会现状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