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摇落水峥嵘,想见扬帆出广陵
出处:《平甫如通州寄之》
宋 · 王安石
北山摇落水峥嵘,想见扬帆出广陵。
平世自无忧国事,求田应不忤陈登。
平世自无忧国事,求田应不忤陈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北山:指代北方的山。摇落:落叶飘落。
峥嵘:形容水势汹涌。
想见:想象。
扬帆:乘船出海。
广陵:古代地名,今江苏扬州。
平世:太平盛世。
无忧:没有忧虑。
国事:国家大事。
求田:购置田地。
忤:违背,触犯。
陈登:三国时期的人物,以豪放著称。
翻译
北山的树叶凋零,江水波涛汹涌,想象着你扬帆远航离开广陵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中“北山摇落水峥嵘”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对远方某种事物的向往。“想见扬帆出广陵”表达了诗人想要看到船只扬帆起航、远离此地的情感。这里的“广陵”,通常指的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可能在诗人心中代表着某种自由或者理想的生活。
“平世自无忧国事”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平静安和的时代没有国家大事需要担忧的心情。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能够远离政治是非,过上一种平淡但充满理想的生活。
最后,“求田应不忤陈登”则是在表达诗人寻找田园生活的愿望,不会触犯或违背古代圣贤陈登的教诲。这里的“陈登”,一般认为是指东汉时期的陈蕃,他主张清俭之风,反对奢侈,强调君子的道德和节俭生活。在这首诗中,王安石通过提及陈登,表达了自己追求一种简约、不慕虚荣的田园生活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过上一段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