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嘻凡物皆有宜,岂独区区口腹梨
出处:《食梨戏作》
明 · 杨廉
鹅声鹢鹢梨百颗,多谢乡人远遗我。
放鹅出笼且养之,爱渠日浴当清池。
梨择数颗呼爨仆,缊火爇薪为蒸熟。
擎来去柄削其皮,软脆颇足充吾饥。
记得往年涉远道,南北两京梨最好。
就中二美堪齐驱,雪梨香水天下无。
风滋露味生最上,熟之似员方竹杖。
西江所产涩者多,间如嚼木齿欲讹。
是品只可令熟啖,不比两京熟味淡。
噫嘻凡物皆有宜,岂独区区口腹梨。
放鹅出笼且养之,爱渠日浴当清池。
梨择数颗呼爨仆,缊火爇薪为蒸熟。
擎来去柄削其皮,软脆颇足充吾饥。
记得往年涉远道,南北两京梨最好。
就中二美堪齐驱,雪梨香水天下无。
风滋露味生最上,熟之似员方竹杖。
西江所产涩者多,间如嚼木齿欲讹。
是品只可令熟啖,不比两京熟味淡。
噫嘻凡物皆有宜,岂独区区口腹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品尝梨子的趣味与感慨,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对食物品质的细腻品味。诗中通过对比不同地方的梨,尤其是赞美了“雪梨”与“香水梨”的独特风味,强调了它们在口感与品质上的优越性。同时,诗人也提到了西江所产梨的涩味,与前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对优质梨的喜爱与追求。
诗的语言生动活泼,通过“鹅声鹢鹢梨百颗”这一开篇,巧妙地将鹅叫声与梨的丰收景象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丰收的喜悦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如何精心挑选梨子,并亲自下厨蒸煮,最后以“软脆颇足充吾饥”表达了对美食的满足感。这种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享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审美情趣。
此外,诗中还蕴含了对事物价值的思考,“凡物皆有宜”,无论是梨还是其他事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不应仅从口腹之欲的角度去评判。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思考,使得诗歌在展现美食之美的同时,也触及了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