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了知霄汉姿,不集灌莽场全文

了知霄汉姿,不集灌莽场

宋 · 罗公升
丹凤辞旧栖,四海求其凰。
偶来梧竹间,振翮鸣朝阳。
众禽不自揣,竞欲依馀光。
神物要自珍,微羽那足当。
了知霄汉姿,不集灌莽场
所忧燕雀杂,坐更鸿鹄藏。
丹山有佳侣,足以陪双翔。
人间勿为留,归哉白云乡。

注释

丹凤:古代神话中的神鸟凤凰。
四海:指天下各地。
梧竹:梧桐和竹子,常用来象征高洁的环境。
振翮:振动翅膀。
朝阳:早晨的太阳。
霄汉:天空。
灌莽:草木丛生的地方。
燕雀:泛指小鸟。
鸿鹄:天鹅,象征高远的志向。
佳侣:理想的伴侣。
白云乡:指隐逸或仙境。

翻译

凤凰告别旧居,飞向四海寻找伴侣。
偶然来到梧桐竹林,展翅向着初升的太阳歌唱。
众多鸟儿不自量力,都想分享它的光芒。
神妙之物懂得自我珍视,微小的羽毛怎能匹配。
深知自己的天姿,不会聚集在荒野之地。
担忧燕雀混杂,只好隐藏以避其锋芒。
丹山有理想的伴侣,足以共享飞翔的快乐。
人世间无需停留,还是回归那白云缭绕的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作品《戏萧高风曾孟声二友(其一)》。诗中以凤凰比喻高洁之士,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弃。首句“丹凤辞旧栖”象征着凤凰离开旧环境,寓意寻求更广阔的舞台。接着,“偶来梧竹间,振翮鸣朝阳”描绘凤凰在竹林梧桐间展翅高飞,象征着才华的显现和光明的追求。

“众禽不自揣,竞欲依馀光”暗指其他鸟儿羡慕凤凰的光芒,试图依附,但诗人认为真正的贤才不应随波逐流。“神物要自珍,微羽那足当”强调凤凰自身的价值,暗示人才应自我珍视,不应仅凭表面的赞誉。

“了知霄汉姿,不集灌莽场”进一步表达凤凰不愿混迹于平凡之地,而是向往高远的天空。“所忧燕雀杂,坐更鸿鹄藏”忧虑的是才华被庸才混杂,使得杰出者难以彰显。“丹山有佳侣,足以陪双翔”则寄寓了诗人期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翱翔的理想。

最后两句“人间勿为留,归哉白云乡”劝诫凤凰(或喻贤才)不必在人间逗留,应该回归理想中的纯洁之地,即远离尘世纷扰,追求自由和高洁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凤凰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的人才观和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