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厌承明,分曹佐三礼
出处:《答帅礼部机》
明 · 王世贞
武夫各自珍,片言刖和子。
款段以康庄,目前弃千里。
日余成苟步,迷阳来见枳。
一饱清泌流,杜门掩其耳。
夫君厌承明,分曹佐三礼。
俯仰六代间,愀焉叹茅靡。
思祛青云尚,遐结中林轨。
开椷何所有,有兰复有芷。
虽复重襺之,芬芳不能已。
金陵群少年,龂龂凿其齿。
自非旷士识,安能排众毁。
佩璧宁佩瑕,买骏宁买死。
千秋自有伸,谁能更论此。
款段以康庄,目前弃千里。
日余成苟步,迷阳来见枳。
一饱清泌流,杜门掩其耳。
夫君厌承明,分曹佐三礼。
俯仰六代间,愀焉叹茅靡。
思祛青云尚,遐结中林轨。
开椷何所有,有兰复有芷。
虽复重襺之,芬芳不能已。
金陵群少年,龂龂凿其齿。
自非旷士识,安能排众毁。
佩璧宁佩瑕,买骏宁买死。
千秋自有伸,谁能更论此。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答帅礼部机》。诗中通过对比武夫与文官的不同生活态度,表达了对文人独立人格的推崇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首句“武夫各自珍,片言刖和子”,以武夫的珍视自身与文官的言论自由形成对比,暗示了文人士大夫在追求真理与表达意见时的艰难处境。接着,“款段以康庄,目前弃千里”描绘了文人追求理想道路的艰辛,而“日余成苟步,迷阳来见枳”则表达了他们在追求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境和挫折。
“一饱清泌流,杜门掩其耳”两句,形象地展现了文人在面对外界压力时选择自我隔离,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随后,“夫君厌承明,分曹佐三礼”点出文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他们选择在礼乐文化中寻求精神寄托。
“俯仰六代间,愀焉叹茅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思祛青云尚,遐结中林轨”则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开椷何所有,有兰复有芷”以兰花和芷草象征高洁的品质,即使身处污浊环境,依然保持自身的芳香。
“虽复重襺之,芬芳不能已”强调了文人即使受到外界的束缚,也无法磨灭内心的高洁与追求。“金陵群少年,龂龂凿其齿”讽刺了那些不理解文人追求的年轻气盛之辈。“自非旷士识,安能排众毁”表达了对真正理解文人精神的旷达之士的敬仰。
最后,“佩璧宁佩瑕,买骏宁买死”以比喻手法,表明文人宁愿保持自身的完美,也不愿妥协。“千秋自有伸,谁能更论此”则表达了对文人精神最终会得到认可的信念,同时也对当下的批评和误解表示了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王世贞对于文人独立人格的赞美,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