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
出处:《再题青城山》
宋 · 范成大
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
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
海内閒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
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藓晕重。
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
海内閒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
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藓晕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清游:清闲的旅行。
不暇慵:没有时间感到懒散。
双旌:两面旗帜。
筇:竹杖。
井络:古代地名,指四川地区。
西路:向西的道路。
江源:江河的源头。
第一峰:最高峰。
海内:天下。
输我佚:不如我悠闲。
佳气:美好的气息。
题诗:刻诗。
试刻:尝试刻写。
岩前石:岩石前的石头。
藓晕重:青苔厚重。
翻译
在万里清朗的旅程中我不觉疲倦,用两面旗帜换取了一根竹杖作为支撑。我从井络直西的道路而来,目标是攀上江水源头的第一座高峰。
在整个天下,悠闲的生活无人能及我,山中的美好气息仿佛更为浓厚。
我尝试在岩石前刻下这首诗,期待未来岁月青苔增长,痕迹更显深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再题青城山》。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青城山美景的深深赞叹和流连忘返的心情。首句“万里清游不暇慵”描绘了作者长途跋涉,兴致盎然的情景,"不暇慵"显示出他的精力充沛。接下来,“双旌换得一枝筇”形象地写出他放弃官场仪仗,换取竹杖轻装简行,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尘世的超脱。
“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两句,点明了旅程的方向和目标,青城山位于四川,是长江上游的源头之一,诗人亲自攀登,体验其高峻壮丽。“海内閒身输我佚”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闲适生活的自得,认为在世间纷扰中,唯有他在青城山找到了真正的宁静和自由。
最后,“山中佳气为人浓”赞美了山中的祥瑞之气,而“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藓晕重”则寓意着诗人将此刻的欢愉和感慨留待岁月流转,让未来的访客通过石上的诗迹感受这份山川之美。
整首诗以个人游历的亲身经历,展现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