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韩非惭共传,即今弥勒笑同龛
出处:《将出玉关得嶰筠前辈自伊犁来书赋此却寄二首》
清 · 林则徐
与公踪迹靳从骖,绝塞仍期促膝谈。
他日韩非惭共传,即今弥勒笑同龛。
扬沙翰海行犹滞,啮雪穹庐味早谙。
知是旷怀能作达,只愁烽火照江南。
他日韩非惭共传,即今弥勒笑同龛。
扬沙翰海行犹滞,啮雪穹庐味早谙。
知是旷怀能作达,只愁烽火照江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对边疆生活的独特体验。首句“与公踪迹靳从骖”描绘了与朋友相伴的艰难旅程,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绝塞仍期促膝谈”表达了即使身处遥远的边塞,他们依然期待着能有机会促膝长谈。
诗人提到韩非子和弥勒佛,以历史人物和佛教象征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超越世俗的豁达,“他日韩非惭共传,即今弥勒笑同龛”意味着即使在困境中,他们的友谊也能让那些历史上的人物感到羞愧,而他们自己则如同弥勒佛般超脱,共享宁静。
“扬沙翰海行犹滞,啮雪穹庐味早谙”两句,通过写实的边疆生活场景,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艰苦环境的适应,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理解和共情。
最后,“知是旷怀能作达,只愁烽火照江南”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他知道友情的力量可以使人通达,但又忧虑战火可能波及江南,流露出对家乡和亲人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赞美,又有对边疆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的人格魅力和深沉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