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碎日无影,萧骚风罢声
出处:《斫病竹》
宋 · 赵蕃
采掘宁悭供,护持期有成。
时今阅春夏,尔独意枯荣。
琐碎日无影,萧骚风罢声。
樵苏勿怀辱,而我岂无情。
时今阅春夏,尔独意枯荣。
琐碎日无影,萧骚风罢声。
樵苏勿怀辱,而我岂无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采掘:开采。宁:岂能。
悭:吝啬。
供:供应,成果。
时今:现在。
阅:经历。
春夏:四季中的春季和夏季。
尔:你。
琐碎:细小而繁多的事情。
日无影:日常琐事无声无息。
萧骚:形容风吹动的声音。
声:声音。
樵苏:砍柴割草。
勿:不要。
怀辱:感到羞辱。
岂:难道。
无情:没有感情。
翻译
我们不会吝啬开采和保护,期望最终有所收获。如今已度过春夏,唯独你感受着生长与凋零的循环。
日常琐事无声无息,只有风停歇时才听见声音。
砍柴割草不要觉得羞辱,其实我并非无情之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斫病竹》,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和对竹子生长状态的关注。首句“采掘宁悭供”暗示了对竹子资源的珍视,即使需要付出努力也不愿匮乏;“护持期有成”则表达了期待竹子能够健康成长的愿望。
接下来,“时今阅春夏,尔独意枯荣”描绘了竹子在四季更迭中的生长变化,竹子在春生夏长,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而“琐碎日无影,萧骚风罢声”则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了竹叶在阳光下婆娑摇曳、风过后的静谧之声,展现了竹子的动态美。
最后两句“樵苏勿怀辱,而我岂无情”,诗人劝告砍伐者不必因竹子可能被用于日常柴火而感到羞辱,自己对竹子的情感并非仅限于物质层面,更包含了深深的敬意和欣赏之情。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