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不蚕甘冻死,祇忆儿女无衣裳
出处:《为被虏妇作 其一》
宋 · 潘文虎
交交桑扈,交交桑扈,桑满墙阴三月暮。
去年蚕时处深闺,今年蚕时涉远路。
路傍忽闻人采桑,恨不相与携倾筐。
一身不蚕甘冻死,祇忆儿女无衣裳。
去年蚕时处深闺,今年蚕时涉远路。
路傍忽闻人采桑,恨不相与携倾筐。
一身不蚕甘冻死,祇忆儿女无衣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虏妇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桑扈鸟的鸣叫和季节更迭,展现了她对家乡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亲人的牵挂。"交交桑扈"的起句,以鸟声唤起对往昔蚕事的回忆,"桑满墙阴三月暮"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女子身处异乡的孤寂。诗人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境遇,表达了从深闺到异地的艰辛转变。
"路傍忽闻人采桑"这一细节,勾起了女子对故乡采桑习俗的联想,她渴望能与家人共度此景,但现实却是"恨不相与携倾筐",只能独自承受寒冷。最后两句"一身不蚕甘冻死,祇忆儿女无衣裳"直接抒发了她的悲苦,宁愿自己受冻也不愿孩子们无衣可穿,体现出母爱的伟大和牺牲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