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可移臣子忠,而况三老北面天子尊辟雍
出处:《王孝子祥》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王孝子,魏三公。
雀入幕,鲤入冰。
孝子可移臣子忠,而况三老北面天子尊辟雍。
何司徒,荀仆射,九锡王前相率拜。
孝子龙钟亦长揖,爵级同升在三太。
三太何足尊,不若犍为李孝孙。
雀入幕,鲤入冰。
孝子可移臣子忠,而况三老北面天子尊辟雍。
何司徒,荀仆射,九锡王前相率拜。
孝子龙钟亦长揖,爵级同升在三太。
三太何足尊,不若犍为李孝孙。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王孝子祥》,主要赞扬了孝子王的美德和其影响力。诗中以"王孝子,魏三公"开篇,通过比喻,将孝子与古代的高官魏三公相提并论,强调他的高尚品德。"雀入幕,鲤入冰"进一步描绘出孝子的孝行,如同雀鸟进入帷幕般恭敬,如鲤鱼跃入冰冷的水面般坚韧。
诗中提到"孝子可移臣子忠",意指孝子的孝顺精神可以转化为臣子对君主的忠诚,进而引申到三老对天子的尊重,形象地展示了孝道的深远影响。"何司徒,荀仆射"列举两位高级官员,他们在王孝子面前也表示敬意,显示出孝道的力量超越了身份地位。
"九锡王前相率拜"描绘了一幅尊崇孝子的场景,即使是地位显赫的官员也在他面前行礼,而孝子虽然年迈,却仍谦逊地回以长揖。"爵级同升在三太"表达了他们共同提升的荣耀,但诗人认为"三太何足尊",真正的尊贵在于像犍为李孝孙这样的孝子。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比喻,赞美了王孝子的孝行和其对社会风气的积极影响,体现了作者对孝道的推崇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