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悯苦寒,与母以白日
春秋诸列女,伯姬固无匹。
自母失所天,艰贞矢永毕。
十五奉罗巾,二十罢瑶瑟。
供养代良人,甘肥机中出。
有时倚柱吟,鲁女同忧恤。
朝上君姑堂,暮入叔姑室。
姑言妇未亡,亦如儿在膝。
皇天悯苦寒,与母以白日。
年今已五旬,鬓发尚如漆。
鞠育一雏鹓,诗书去骄逸。
蟾兔在腹中,月光长盛实。
鉴赏
这首诗《寿江节母》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创作,描绘了一位尊贵的女性——江节母,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孝道与节操。
诗中开篇即以“卫风歌靡他,恒辞贵从一”点明了江节母的非凡之处,她如同古代卫国的女子一般,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接着,“春秋诸列女,伯姬固无匹”,将江节母比作众多历史上的杰出女性之一,强调其独特与卓越。
“自母失所天,艰贞矢永毕”,描述了江节母在失去母亲后,面对生活的艰难,她以坚强的意志,矢志不渝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十五奉罗巾,二十罢瑶瑟”,通过年龄的变化,展现了她从少女时期开始,便以实际行动照顾家庭,放弃了个人的娱乐,体现了她的牺牲精神。
“供养代良人,甘肥机中出”,进一步说明江节母不仅在物质上供养家人,更是在精神上成为了家人的支柱,她的辛劳与付出,如同织布机中不断产出的丝线,源源不断。
“有时倚柱吟,鲁女同忧恤”,虽身处困境,但江节母并未放弃自我,她以吟诵诗歌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忧愁与关切,与鲁国的女子相呼应,展现了她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
“朝上君姑堂,暮入叔姑室”,描绘了江节母在家庭中的角色转换,无论是对长辈还是晚辈,她都尽心尽力,展现了她作为家庭支柱的全面性与包容性。
“姑言妇未亡,亦如儿在膝”,通过长辈的话语,侧面表现了江节母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如同孩子在膝前,给予她无尽的依赖与尊重。
“皇天悯苦寒,与母以白日”,表达了上天对江节母苦难生活的同情与眷顾,赐予她光明与温暖,象征着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得到了回报。
“年今已五旬,鬓发尚如漆”,虽然年岁已高,但江节母依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与精神,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
“鞠育一雏鹓,诗书去骄逸”,通过教育子女,江节母不仅传递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品德,使他们远离浮躁与骄傲,成为有教养的人。
“蟾兔在腹中,月光长盛实”,以比喻的手法,形容江节母如同孕育着智慧与美德的月亮,她的影响如同月光般长久而深远,照亮了周围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江节母一生事迹的描绘,赞美了她高尚的道德品质、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孝道与节操,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伟大女性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