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忆身前后,茫茫去住间
出处:《寄端州文社诸公》
明 · 释函是
端州有莲社,闻欲入丹山。
思见宗雷久,方惭慧远閒。
临风裁素札,对月待春关。
须忆身前后,茫茫去住间。
思见宗雷久,方惭慧远閒。
临风裁素札,对月待春关。
须忆身前后,茫茫去住间。
鉴赏
这首诗以“寄端州文社诸公”为题,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于端州莲社的向往与期待,以及对文友们的思念之情。
首句“端州有莲社,闻欲入丹山”,点明了诗人的向往之地——端州的莲社,以及他计划前往丹山的意愿。这里运用了“莲社”这一佛教文化中的隐喻,象征着高洁、清净的精神追求。
接着,“思见宗雷久,方惭慧远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友们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谦的心态。宗雷和慧远在这里被借用来指代文友,诗人通过“久”和“閒”这两个词,既表达了对长久未见的怀念,也暗示了自己的忙碌或不常参与社交活动的状态,从而引出下文的自我反省。
“临风裁素札,对月待春关”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风中写信,在月下等待春天的来临,这些细节不仅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期待,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须忆身前后,茫茫去住间”两句,诗人以深邃的思考,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提醒读者在世事变迁中要珍惜眼前人,不忘过往,同时对未来充满期待。这两句充满了哲理意味,让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