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散无堪心放荡,冯唐已老兴萧疏
出处:《夏日杂兴四首 其四》
宋 · 张耒
蔬圃茅斋三亩馀,溪光山影动浮虚。
病妻老去惟寻药,稚子年来解爱书。
中散无堪心放荡,冯唐已老兴萧疏。
全真养素安吾分,敢谓轩裳不我如。
病妻老去惟寻药,稚子年来解爱书。
中散无堪心放荡,冯唐已老兴萧疏。
全真养素安吾分,敢谓轩裳不我如。
注释
蔬圃:菜园。茅斋:简陋的房屋。
溪光山影:溪水和山色。
浮虚:倒映、晃动。
病妻:生病的妻子。
稚子:年幼的孩子。
解爱书:开始喜欢读书。
中散: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有才华但不受重用的人。
冯唐:汉代官员,此处借指有才华但未被任用的老者。
兴萧疏:兴致稀疏。
全真养素:保持纯真,修炼内心。
吾分:我的本分。
轩裳:达官贵人的车马服饰,代指高位。
翻译
我在三亩多地的菜园茅舍中度过时光,溪水和山色倒映在水面,仿佛虚幻摇曳。病弱的妻子年事已高,只能寻找草药疗养,年幼的孩子开始懂得热爱读书。
我心境放纵,无法像中散大夫那样有所作为,冯唐虽有才华却已老去,兴致也变得稀疏。
我追求的是全真养性,安守本分,不敢奢望能像那些达官贵人一样。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诗句,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开篇“蔬圃茅斋三亩馀”,设定了一个小农场的宁静景象,通过对土地的具体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接着,“溪光山影动浮虚”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恬淡的氛围。溪水、山影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中间两句“病妻老去惟寻药,稚子年来解爱书”,诗人转而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关心。诗人在为家人的健康担忧,同时也表明了对教育后代的重视,这些都是传统中国文化中强调的家庭价值观。
“中散无堪心放荡,冯唐已老兴萧疏”则是诗人自述心境和个人情感。这里的“中散”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而“无堪”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不为世事所羁绊的心态。随后提到的“冯唐已老兴萧疏”,或许是对古代诗人杜甫的自嘲,借以表明自己年岁渐长,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却日渐淡薄。
最后,“全真养素安吾分,敢谓轩裳不我如”则是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心灵追求的一种肯定。这里的“全真养素”指的是道家修炼之法,即通过养生之术达到身心俱全的境界。而“安吾分”则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满足与自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家庭和个人修为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简单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一种理想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