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秧落水时竞捷,老者在后少者前
出处:《种田行》
宋 · 赵友直
春雨一犁足郊原,南村北村齐种田。
抛秧落水时竞捷,老者在后少者前。
日暮天寒完未得,比邻来相助插田。
比邻亦来相助插,如何独行之士任迍邅。
抛秧落水时竞捷,老者在后少者前。
日暮天寒完未得,比邻来相助插田。
比邻亦来相助插,如何独行之士任迍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雨:春季的雨水。犁:农具,用于耕地。
郊原:乡村田野。
南村北村:村庄的南北两侧。
齐种田:一起耕种。
抛秧:抛撒秧苗。
落水:落入水中。
竞捷:争先恐后。
老者:年长的人。
少者:年轻人。
日暮:傍晚。
天寒:天气寒冷。
完未得:尚未完成。
比邻:邻居。
相助插田:互相帮助插秧。
如何:怎能。
独行之士:独自行动的人。
迍邅:困顿,艰难。
翻译
春雨充足,足以灌溉田野,南村北村的人们都忙着耕种。抛撒秧苗入水中,大家争先恐后,老人们跟在后面,年轻人走在前面。
傍晚天气寒冷,插秧还未完成,邻居们前来帮忙。
邻居们也来帮忙插秧,怎能容许独自行走的人遭遇困顿。
鉴赏
这首宋诗《种田行》描绘了春天农忙时节的生动场景。首句“春雨一犁足郊原”展现了春雨滋润大地,农民们趁着湿润的土壤开始耕作的情景。接着,“南村北村齐种田”强调了农村的普遍劳动景象,村庄间相互呼应,共同投入农事。
“抛秧落水时竞捷”细致刻画了插秧的过程,人们争先恐后地将秧苗抛入水中,充满活力和竞赛的气氛。诗人特别提到“老者在后少者前”,体现了农耕文化的敬老爱幼传统,年轻人积极投入,而长辈则在后指导和协助。
“日暮天寒完未得”描述了农夫们直到傍晚时分还在田间劳作,尽管天气寒冷,但他们仍未停下。最后一句“比邻来相助插田”进一步突显了乡亲之间的互助精神,邻居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农活。
最后,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那些独自面对困难、步履维艰的“独行之士”的同情,暗示了社会互助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关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中国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