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闷强高浮白兴,避人聊借草玄居
出处:《寄怀苏考甫》
明 · 欧必元
风波一失傍樵渔,社燕宾鸿各自疏。
排闷强高浮白兴,避人聊借草玄居。
风前书札寻常至,眼底交游涕泪馀。
咫尺江乡如可问,衡门应望吕安车。
排闷强高浮白兴,避人聊借草玄居。
风前书札寻常至,眼底交游涕泪馀。
咫尺江乡如可问,衡门应望吕安车。
鉴赏
此诗《寄怀苏考甫》由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自我情感的复杂交织。
首联“风波一失傍樵渔,社燕宾鸿各自疏”以“风波”起笔,暗喻世事变幻,友情渐疏。诗人将自己比作傍水而居的渔人,面对生活的波折,内心感到孤独与疏离,如同季节变换中南飞的燕子与远行的鸿雁,各自有了新的归宿,友情也似乎在时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
颔联“排闷强高浮白兴,避人聊借草玄居”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排解烦闷时,他试图通过饮酒来寻求片刻的欢愉,但这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诗人渴望找到一个宁静的避风港,如同隐居于草玄之中的避世者,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慰藉。
颈联“风前书札寻常至,眼底交游涕泪馀”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与珍惜。即使是在风起云涌之时,远方的友人仍不时寄来书信,这份情谊如同风中的烛光,虽微弱却温暖人心。然而,诗人的眼前,那些曾经的交游好友,如今只剩下回忆中的泪水,暗示着时光的无情与友情的消逝。
尾联“咫尺江乡如可问,衡门应望吕安车”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与期待。即便相隔不远,诗人仍然希望友人能像吕安那样,驾着马车前来探访,共话旧日情谊。这一句不仅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向往,也体现了其对友情真挚而深沉的珍视。
综上所述,《寄怀苏考甫》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思考与怀念,以及在复杂情感世界中的自我探索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