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看空濛知岁稔,夜闻点滴觉心凉
出处:《连日得雨凉甚有作》
宋 · 陆游
九渊龙起跨苍茫,聊为西州洗亢阳。
晓看空濛知岁稔,夜闻点滴觉心凉。
纱幮不下蚊蝇静,焙火微温书画香。
睡足何须云梦泽,如雷鼻息撼邻墙。
晓看空濛知岁稔,夜闻点滴觉心凉。
纱幮不下蚊蝇静,焙火微温书画香。
睡足何须云梦泽,如雷鼻息撼邻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九渊:极深的水潭,比喻深渊。苍茫:广阔无垠,形容天空或大地。
亢阳:极热的天气,这里指夏季的烈日。
晓看:清晨观看。
纱幮:薄纱做的帷帐。
焙火:烘烤的火,可能指烧木炭取暖。
云梦泽:古代湖泊名,这里泛指梦境。
如雷鼻息:形容鼾声很大,像打雷一样。
翻译
深渊中的龙腾跃于广阔的天空,只为给西州洗去炎热的阳光。清晨醒来,看到朦胧的景象,知道丰收之年已至;夜晚听到雨滴声,感到心生清凉。
蚊蝇不再骚扰,纱帐静垂;书画散发着微微温暖的香气。
睡醒后何必再去向往云梦泽,只因你的鼾声如雷,震动了隔壁的墙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连日降雨而感受到的凉爽舒适之感。首句"九渊龙起跨苍茫"以龙腾起象征雨水充沛,展现了雨势的宏大和自然之力。"聊为西州洗亢阳"则表达了对酷暑的缓解,雨水如同洗涤般消除了炎热。
第二句"晓看空濛知岁稔",通过清晨雨后的朦胧景象,预示着丰收之年即将来临。"夜闻点滴觉心凉"进一步强调夜晚降临时分,雨声带来的清凉与宁静,让人心境舒畅。
"纱幮不下蚊蝇静"写出了雨后环境的洁净,连蚊蝇都安静下来,生活因此更加惬意。"焙火微温书画香"则转而描述室内,雨后的小火炉带来温暖,书香与雨后的清新气息交织,营造出宁静的艺术氛围。
最后两句"睡足何须云梦泽,如雷鼻息撼邻墙",诗人表示在这样的凉爽夜晚,睡眠充足,甚至不需要去想象那传说中的云梦泽(神话中的仙境),自己家中就能享受到如此美好的安眠,连打鼾声都显得有力而富有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生活乐趣,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闲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