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早尚虚文迷释老,晚参实学溯濂伊全文

早尚虚文迷释老,晚参实学溯濂伊

宋末元初 · 方回
幼孤何敢事儿嬉,闻道惟惭性钝迟。
早尚虚文迷释老,晚参实学溯濂伊
五更灯火芸千卷,两世冠裳桂一枝。
梦幻无成吾不怨,庾愁江恨鬓丝丝。

注释

性钝迟:天资愚钝。
虚文:空洞的理论。
释老:佛教和道教。
实学:深入学习。
濂伊:指儒家经典,如濂溪(周敦颐)和伊川(程颐)。
芸千卷:形容读书勤奋,芸,通“焚”,焚烧艾草以驱虫,引申为阅读。
冠裳:古代官服,此处指功名。
庾愁:比喻忧愁深重。
江恨:江水边的哀愁。
鬓丝丝:形容鬓发斑白。

翻译

我自小丧父,不敢贪图享乐,只因听说自己的天资愚钝而感到惭愧。
年轻时沉迷于空洞的理论,追求佛教和道教,晚年才转向深入学习儒家经典。
每天清晨,我伴着灯火研读无数卷书籍,家族两代人中只有我一人获得功名。
虽然梦想未能实现,我不曾埋怨,只是江水边的忧愁和岁月的流逝使我鬓发斑白。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七十翁吟七言十首(其六)》。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早年虚度光阴、误入歧途的反省与自责,以及晚年终于回到正轨、追求真学的自励。

“幼孤何敢事儿嬉,闻道惟惭性钝迟。”表达了诗人在年轻时不应过度沉迷于儿戏,将自己的本性视作迟钝,不够坚定。

“早尚虚文迷释老,晚参实学溯濂伊。”则说明诗人早年迷失于华丽的文字游戏,而到了晚年才开始追求真实的学问,回溯到古圣先贤的教诲。

“五更灯火芸千卷,两世冠裳桂一枝。”描绘了诗人夜以继日地研读经典,志存高远,希望像桂树一样屹立不倒,光耀门第。

最后,“梦幻无成吾不怨,庾愁江恨鬓丝丝。”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往虚度年华的无奈与释然,虽然那些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般消逝,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怨恨,只是心中有着如江水般深沉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比早晚年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展现了诗人自我反省与成长的轨迹。

诗句欣赏